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可愛》詩集發售中

養胖的念頭

應該要追求纖細的年紀
無限制的把念頭養胖了
也世的第一本發福詩集
胖胖的不是很可愛嗎?

-----------

籌備了一個月的詩集終於出版了,從一開始的隨性茫然,到現在的實在穩定。其間也有一些朋友出版詩集,看了別人的作品,讓我有種想逃避的念頭。

可是我是我阿,寫作不需要跟人比較,我的設計師說她會壓著我出,還好有她的排版和討論,我才能更清楚詩集的樣貌。

也世首本自製詩集《可愛》
14.8x10.5cm,64面
單本定價100元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詩]相命

就這樣讓你指點了迷津
混沌之時
沒有救贖的鼻塞
吸不到未來的空氣
像醫治感冒將我治癒
許多人寧願相信你
也不願相信聽診器

你為命運把脈
人生是山
只需去爬
流流汗
補充純粹的水分
你不是魔術師
呼一口氣
生命就可以撥亂反正

沒人可以
把巧克力變成鑽石
在山裡
吃得進去
活得出去

念一個出發

凌晨三點,我的蛙正在床上看書,而我還在滑手機,打呵欠,知道一熄燈還不會馬上入睡,躑躇著該翻開床頭那本《五十億年的孤寂》嗎?

剛才又看了一次電影《關鍵少數》,做完尾牙表演的道具剛回到家,模仿時代雜誌的封面面板,要讓同事開心打卡,我心裡卻想著提離職的時機。

我幫牠打包行囊,放入清爽野草三明治,帶著毛巾、水壺,加上蝸牛朋友送來的四葉幸運草。

我們各有自己的生活,我與牠的關聯是偶爾打開視窗,採集酢漿草,招待來客,放入備用物品等牠下次遠行使用。牠外出旅行,寄明信片,回家則吃飯、削木頭、看書、寫作。互不干擾,卻又有平淡的依存感,這也是我期待的相處模式。

有一隻蛙屬於我,有個回家屬於我,我將牠取名為「出發」,出發去旅行了,出發回家了,每個選擇都是出發,出發往冒險,出發往日常。

出發交了新朋友,出發去看海,出發帶了手信給我。出發不說話不撒嬌,忘了帶飯給牠,牠會耍任性出門流浪,但是一恢復豢養,出發總會回家。

小王子的狐狸說,你必須馴養我,我沒有馴養我的蛙,牠自由牠無拘無束,牠傲嬌的不帶我去旅行。出發不是我的青蛙王子,不需要我的吻,牠的日常就是奇蹟,我甚至羨慕起牠,要跟牠學習。

我也想像出發一樣,一溜煙就出發,無聲無息又回到家。出發很難想像人類的生活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被固守在工作的牢籠裡,累到無力出發,放了假只想睡到自然醒,醒來只想耍廢玩手機,不想真的出發用雙腳到達那裡。明信片很少寫了,拿筆的手無法準確寫出正確的字,詞彙太少又卡在腦袋。朋友都在網路裡,想約又怕被拒絕,事實是已脫離對方的生活圈,沒那麼熟了,不期而遇當作重逢的好運。

怕孤單,怕落單,不敢嘗試一個人的旅行,時間都用來泡在咖啡廳,聽臨桌人的閒言閒語。滑臉書,看朋友近況,他過好爽,我的心彷彿空了一半。他的快樂是他的,我的空虛沒人看見。

可是我養了一隻出發,牠看書時我也看,牠削木頭時我寫作,牠吃飯我也一起吃。早上了,決定看牠在幹嘛,竟然埋首寫作,蛙都不用睡的嗎?

如果我能像牠一樣生活單純,專心的看書、寫作、旅行,應該能更快成為一個自己認可的創作者吧!

出發的房間佈置溫馨,年輪桌、石爐灶、樹幹階梯、樹葉帽子,所有的傢具都來自天然樹木和石材,沒有電視機手機,任何會有電磁波的電器用品都沒有。照明是燭光,架上擺的是新鮮的蔬果,晾乾辣椒備用,一個人居住的生活法則充滿了物盡其用、惜物感恩的簡樸單純。

我不是主人,也像是被牠放在門外的朋友。

怎麼能住得下青蛙的房間?顯而易見,我和出發之間不是支配,而是各自生活,像個鄰居,也是室友,牠遠行時幫牠澆灌植物,幫牠餵養寵物,幫牠招待朋友。

牠寄回風景明信片做為回報,告知牠很好,而我好不好,牠不需要也不想知道。牠不會問我有沒有男朋友,也不會想試探我在那裡高就,年薪是否破百,年終有多少。

牠只會寄明信片給我,像我在旅途中曾寄給朋友的那樣,總是找不到話說,最末一句都是「下次你也來這裡看看吧!」

我的出發像在提醒我,下次也去看看吧!名古屋城、草津溫泉、天橋立、宇治橋、小樽運河、首里城石板路、西表島山貓。

朋友抱怨他的蛙不做正事,旅蛙的正事就是旅行,他不讓蛙待在家裡。玩個遊戲也如此緊繃,一直旅行也會過勞,凡事適量,不要適得其反。上回在書店咖啡廳遇見以前一起讀詩的朋友,他已流浪三年,短暫回家,再兩星期就又要到紐西蘭流浪。

未梳理的長髮同他的鬍子一樣散著,他的工作褲上有曠野的味道和泥土的色澤,他的大包包可以揹二十公斤重,他把包包放下,我向他搭話。他不記得我的名字卻記得我,他的態度溫和有禮,他的語氣溫柔,彷彿讓我看到西藏修行的僧人,不疾不徐,和藹祥和。

我驚訝於他的笑容有最單純的意涵,即使陌生如我,他一點都不表現不耐。短暫回家的時刻必須整理照片,還和各方友人相約,但他祥和溫暖的態度讓我驚訝,這就是被世界洗禮過的男人嗎?擁有自信待人依舊謙和,是世界讓他學習到的嗎?他看過的那些人都是他的良師益友,他長成了自己的樣子,強健的骨骼,善意的笑,堅強的意志,純粹的態度,是旅行成就了現在的他。

出發又回家,不久要出發,我喜歡看牠一直削木頭的樣子,很療癒,想起嫁去北歐的朋友曾說電視頻道有一個節目整整半個小時就只是直播暖爐的現況,看火焰在裡面的變化,一心只專注在燒灼的火焰,紅黃橘,星火不時出現,柴薪燒盡了就蹋陷,如此順應自然,不會有什麼突如其來,於是平靜,於是安心。聽說收視率不錯,應是看了感覺療癒。

出發已經累積了許多旅行相片,而我也正在旅程中,可是內心空空的。晚餐和親戚吃了一家名為馬來亞的餐廳,菜單卻多是港式點心。來的客人有許多打扮入時的女子,短裙濃妝,一桌子的紅花圍著唯一的綠葉。杯裡加入白開水,再加自己帶來的威士忌。長得很像仲介的人喧嚷著,帶了三個男人,八九個小姐坐到了主桌,說等下再聯誼好好認識彼此。

離開餐廳,門口的男人女人吞雲吐霧,她一個嬌嗔就埋進男人胸口,店家前停著寶馬BMW,抬頭望新加坡舞廳門口小弟正在吃他的乾麵晚餐,一臺亮頭燈的車停在斜坡上蓄勢待發,那種霸道讓我留神,大稻埕的夜晚才正開始歡欣鼓舞。

我的出發不會去那樣的地方,牠不用燈光的閃爍迷醉眼神,不用酒精的催化麻醉白晝的苦悶,牠可以不需要人陪,牠不在城市的方格裡晃盪,牠在更遠的地方,河上海邊俯瞰漫長。

《這顆行星上所有的酒館》作者到阿姆斯特丹,朋友都有點曖昧的覺得他一定是要去放蕩了,「大麻」、「紅燈區」荷蘭的觀光總是這樣被簡化著,他想自己也可能會遇上什麼,地陪要帶他去一個「好地方」,最後一晚思思念念揣摩已久,呼吸緊張急促,「刺激、恐懼與期待百感交集」,結果推開門空氣中瀰漫而來濃濃的蜂蜜香。原汁原味的阿姆斯特丹生活竟然是公園、煎餅舖。出發的旅程也是這樣,看當地最原汁原味的風景,那些特別的觀光勝地也去,但很多時候只是在河中望天沉思,有時又爬過城市的階梯,貪看糕餅舖的出爐的麵包,閃過地下道的淒清,爬上巨木看湖景,跳過海邊玩浪,或在星空下燃起營火冥想。

出發是孤獨的旅人,朋友來家裡時總不在屋裡等待,蝴蝶、烏龜、蜜蜂用蛙帶回來的草莓、高麗菜、煎餅、銅鑼燒招待。好久不見了誰,原來一起去旅行了阿,跟蝴蝶月光下露營,人家求婚還湊熱鬧。一會又到倉鼠家作客,偷偷摸摸潛入咖啡廳,去鳴門海峽看漩渦,合掌村欣賞茅草屋,偶爾也要洞穴探險。螃蟹也很常出現,吃溫泉饅頭、逛街看高跟鞋。

上一次的旅行是什麼時候?霧濃的馬祖,下著雪的武家敷,清澄白河的楓,澳門的海、奈良搶食飛踢的鹿。一碗牛舌丼、一隻鯛魚燒、一盤蛋包飯,一杯冰抹茶,和朋友一起的欣賞的美景,一起吃的美食,回想起來都比一個人的時候精彩。卻也懷念自己跑去通霄看海,跑去追分買車票,飛去香港坐叮叮車,去大阪歷史博物館逛整天的回憶。

出發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回家,擔心牠嗎,也不,只是納悶帶的乾糧夠牠玩一天嗎。旅行的時候有時吃都變得其次,重點是景點,吃就當配角,沒特地要吃到的店,隨便掀開的簾,是後面更有當地風情的味道。

趁牠還沒回家,試試手氣吧,看會轉到什麼禮品,夠不夠牠再去一次特別的旅行?為牠計畫這麼多,就是期待牠能看到更多不同的風景,那我自己呢?去年夏季在飛機上遇見的香港男孩,特地來台東看熱氣球,如今又是這個節慶了阿,不要整天在辦公桌前,在床上看手機耍廢,有想去的地方,就趁現在出發吧!

[詩]地瓜葉

市場跟坐在地上的八十歲阿婆
買來的十元地瓜葉
花三十分鐘捻去粗糙的莖桿
葉上的嚙洞
是無害的象徵
花三十秒捶打發麻的雙腳
捧著菜
扶著腰
到流理台
花十分鐘
一葉一葉洗掉一路上的灰塵

花三分鐘等水從底層的小氣泡
慢慢浮上水面跳躍
花一分鐘燙熟
花一分鐘加蒜加橄欖油調味
端上桌時你注意到
手上殘留的綠色黏液
繼續放任
成為母親的刺青
繼續料理
健康的餐點

餐後洗碗
跟著洗碗精
跟著油膩
總也不掉
切水果時候
還留著
拿遙控器轉新聞台
被孩子說你好髒喔
也不在意
無患子的洗髮精
也帶不走
你身為母親的圖騰
洗完澡後
還驕傲的跟化妝水一起拍上臉

對子女的愛
沒有投資報酬率
沒有麻煩的菜
沒有耗時的料理
自然的無私
像地瓜葉
很容易長
很容易忽略

高纖解便補鈣護眼
優點很滿分
像母愛
隨處可見
平凡神聖


絕望比死還冷:《寄生上流》

「絕望比死還冷」

《寄生上流》裡金司機最後那五味雜陳的表情,就像是經歷了這樣冷冽的絕望,那是窮人的可悲,對比有錢人的從容自私,厭惡的嘴臉,在在都顯現出窮人只是這社會的螻蟻,是有錢人不屑一顧的拋棄物,即使生活中接觸了,不管是多麼信賴,始終是上對下間無法輕易跨越的鴻溝。

前半部的劇情平鋪直敘,有點設計得太簡單,重點是後半部當被解雇的女傭回到主屋,才產生了第一波的高潮。我忘不了前女傭說的那句:「她原本是個好人,卻因為踢了那一腳…」但那一腳又不得不踢,如果易位而處,前女傭也一定會做出一樣的事,只有窮人才能懂窮人的心聲。

或許是因為這樣,兩家寄生在上流社會的窮人,對彼此都還有憐憫之意,事情總要解決,要有計畫收拾殘局,即使大雨過後家被淹了,一身狼藉,他們也沒有忘記另一家人,也沒打算趕盡殺絕,把這個祕密埋在下流裡。

當金司機稱讚老闆太太善良,金太太卻認為是因為有錢人才會善良,如果自己有錢也會善良。對照一家四口的個性,金太太的確是比較強悍的。但是她還是讓前幫傭進門了,所以她並不因為自己窮困而不善良,而她也高估了有錢人的善良。

電影中很明顯的可以看見,有錢人對待下人友善只是為了方便,子女有老師幫忙管,家務有幫傭幫忙處理,車子有司機幫忙開,不多花一點錢在他們身上,經常換人可是很麻煩的,還有信任與適應的問題。

我認為這些有錢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把這些下人放在眼裡,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幫助自己維持輕鬆愜意的生活,但如果他們的存在威脅到了高級生活的本質,甚至害他們染上麻煩的話,有錢人會毫不留情將之汰換掉。

表面工夫做的很好的上流家庭,關起門來處處是心機。刻意安排的躲藏戲,就是要讓窮人聽見有錢人的心聲,讓他們體會到這種有錢人的鄙視,是他們再怎麼計畫也避不掉身上散發出的窮酸味。

單純的妻子經丈夫一提醒,也開始厭惡這種酸味了。

「味道」可以說是分隔上流社會和下流社會的在此片的關鍵。

童真的孩子聞得出來「一樣」的味道,市儈的大人理解的是地鐵上的味道,那是普羅大眾的味道,大家和著身體,手臂挨著手臂,摩搓汗液留下的平民味道,對上流社會的人來說,那就是一種窮酸的臊味。這種味道任窮人再換多少種不同香味的洗衣精和肥皂,永遠都無法去除掉在有錢人心中窮人根深蒂固本身存在的味道。

窮人在地下堡壘打著摩斯密碼,歌頌賜給他食物的老闆,但老闆卻不認識他,本來就不會認識他的,沒有人會認識自己的寄生蟲,寄生蟲這麼小,小到肉眼看不見。面對這樣一個傾仰他的「粉絲」,有錢人表現出的露骨厭惡,像是看到什麼不潔的細菌一樣作嘔,還是氣味,那有酸楚的氣味。

金司機兩次想要與老闆交心,卻被老闆警告,自己的殷勤以及說了不該說的話都被認為是跨界,怎麼可以探老闆的隱私?怎麼可以想要像個兄弟那樣平起平坐?而老闆對待「粉絲」的厭惡之心,讓他悶了許久的憤怒一股腦爆發,他們就是受災戶,他們就是窮人,就是大家肩靠著肩,身體挨著身體,混合著彼此氣味過日子的窮人,他們的立足之地只有這麼小,狹窄的跟那間建築師特別設計藝術又奢侈的房子一點都不一樣。

他們始終在討好,始終在作夢,始終是攀附著藤蔓想要往上爬的癡人,沒想到被一斧頭劈斷,那路徑從來都不屬於他們。

殺人凶器上串著的烤肉吸引狗來吃,窮人連死了都被唾棄,連狗都嫌他不夠香。窮人的命還不如有錢人家的一條狗。

焦點似乎都放在老闆夫妻身上,他們是已經進化的有錢人,缺乏真實的善良。老闆的一雙兒女,大女兒天真爛漫,見一個愛一個,原以為只是個花癡,沒想到患難竟然能見真情。小弟確實是個天才兒童,繪畫抽象狂野大方,心思同時細膩,愛調皮搗蛋,還會使用摩斯密碼。這家有錢人重男輕女,在乎兒子比較多,把女兒丟給家教老師,對兒子則是百依百順,他們兒子不是不好管教,而是他們太寵愛。而兒子在家裡得不到父母該有的嚴肅對待,只能外求於童軍老師去崇拜,或是美術老師去崇拜。美術老師在房間裡跟他說了什麼,我們不得而之,但是從某一幕看得出來,她把他摟在懷裡指導,這樣貼身的距離是一個五歲小男孩需要的溫暖和耐心,就只是很普通一般人也做的到的重視而已。

有錢人也可以善良,不因為他是有錢人,窮人的善良也不是奢侈,因為窮過,甚至更能將心比心。

這一家詐騙集團看似享受著上流生活,卻是冒牌貨,當真的上流回來後,他們注定要躲躲藏藏,重新做回寄生蟲。

《寄生上流》看似是窮人想要翻身的故事,裡面卻蘊含了更多人性的掙扎,與選擇的難題。雖然會有一些比較殘酷的橋段,但這就是現實世界,就算不流血依然殘酷的階級世界。

[詩]來不及

不一定要擁有什麼
像那本停駐在架上
你看成老友
卻始終不帶回家的詩集
聽到絕版消息
你才打開搜尋
翻找每個平台
在每間獨立書店留下訊息
所有的回應
都是可惜

你知道有人比你珍惜
你知道有人不懂珍惜
你知道你來不及珍惜
像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像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沒人接唱下一句
你和他沒有結局

玩興大發的尋寶樂園:唐恩書店

撲空了兩次,每次到衛民街都看到這間外面停了一輛腳踏車的唐恩書店,卻總在閉店的時候光臨,所以只能在玻璃門外窺看裡面。找了一個確定有開的日子,在府前路吃完老黃的麻醬麵就直接往衛民街走去。

第一次推門進來,唐恩書店內部小巧,卻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和玩具,入門的左手邊是書架,主要擺放書籍,右手邊則是整牆的小汽車,仔細一找還看得到史努比和皮卡丘等小玩具。

一間書店最重要的就是藏書了,我喜歡看每間書店的選書,這通常可以代表一間店的個性。唐恩小歸小,但是書架上處處都是驚喜,有許多版本的小王子譯本,竟然連三聯書局出版的也有,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翻譯的版本。另外還有停刊許久的《誠品好讀》和《衛生紙詩刊》也都還有零星的庫存。唐恩的擺書很有獨立書店的個性,書架不夠了,就往書上疊,有心要找書的人可以一本一本拿起來看,我想這就是尋寶的樂趣。我就在書架裡層的上邊翻到一本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的《邊城》,竟然上面還有沈從文描寫的書中內容的實地勘景和文化考察,內容超豐富,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版本的邊城。

最後我買了一本楊澤的新詩集,也看到一本《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看起來很有趣,但這本太厚了,考慮到之後還要步行一段路,就沒有把它帶回家了。唐恩的藏書大概是以科普、醫學類為主,有大勢的黑天鵝、大腦科學、飲食心理,文學類也不少的。有些獨立書店會兼賣餐飲,唐恩也有飲品可以在後面的座位區享用。而滿滿牆面上的小汽車,是原本就有收藏習慣的老闆把自己的蒐藏品拿出來販售,上面都有貼價錢,都不貴,讓喜歡迴力車的我差點就要買一台日本警視廳的迴力車來玩了。

我覺得書店和玩具店結合是一項迷人的設定,如果想要給朋友買禮物,不想要太生硬的,那就買個玩具,如果預算還夠,兩個都買,有益智性又有娛樂性,感覺不管是誰都不會跟這樣的禮物說no。

唐恩也是一間性別友善的書店,看店內裝飾著彩虹旗,還有琳琅滿目的海報玩具,讓人眼花撩亂,彷彿來到了尋寶樂園般的有趣。如果不是走馬看花,願意停留久一點,一定會發現吸引自己的事物。



[詩]Help Hong Kong

再多的小貓
也無法撫慰
再多的美食
也無法不想有人還在
挨餓
說打倒自由派的人
所以你們不需要自由
你們可以接受
深夜被帶走
黎明被消失
再也見不到熟悉事物的午後

只要你乖乖
乖乖的讓人剝奪
你原有
但被移交的自由
給你美食給你美女給你看波
你就什麼都足夠?

當你說出「記你老母」
你是否有想到你的母親
也不願這些走上街頭的孩子無路可出
你用棍棒,胡椒水,煙霧彈,橡膠子彈
擊打在手無吋鐵的人身上
他們唯一的武器
是不停前進的雙腳
毫不遲疑的勇氣
還有人說做為一個母親
她不能允許孩子任性
她不是香港媽媽
她遲早要做英國媽媽
真正的香港媽媽是捨身哭喊
不要為難孩子的
不是任由孩子犧牲
自己躲在背後
把孩子送上斷頭台的假媽媽

多少人穿黑衣哀悼
將死的自由
無法救回那個墜落的烈士
最後的念頭想的還是
「Help Hong Kong」
如何能不哭
如何能不完成他的遺志
一百九十萬人
沒有路的路
一片黑海
一瞬排開
一條救護車的路
救護著這東方之珠的靈魂
不滅
不滅

精神「love」與食糧「money」:甘樂阿舍美術館

前幾天路過大德街參觀了「南南美術館」,跟導覽小姐聊天才發現原來台南有這麼多私人美術館是由一位台南企業家王慶祥所發起的「藝術森林計畫」,本身也很喜歡收藏藝術品的企業家,為了鼓勵藝術家在台南結合工作室成立美術館,便提供資金資助藝術家,目標是要讓台南有100間的藝術家私人美術館。

去年我在永康參觀的Akui美術館,原來也是因此誕生。查到了相關報導,打算把這些成立的藝術家美術館都參觀一遍。位在台南公園附近的「甘樂阿舍美術館」目前只有星期五和星期六開放,於是趁雨停的下午跑去一探究竟。


前身是中華電信辦公室的「甘樂阿舍美術館」占地滿廣,還有一個庭院可供休憩,庭院中的刺桐樹是藝術家特別從台南鄉間移植過來,聽說上周還滿開紅艷的刺桐花,不過連日大雨都落盡了。

目前正在展覽中國藝術家李暉的「知行合一」書畫展,李暉也創作山水畫,但這次的展品以書法作品為主。雖說是書法,但是運字的律動彷彿字都要舞動起來,有時遠看還會彷彿看到一個少女正在轉身舞蹈。有些則是藝術家的獨創字,像是「開門見喜」四字合在一起,又或者是運用象形文字所寫出的「善行」,有些作品真是怎麼看都猜不出來,欣賞藝術品的同時彷彿一場猜謎大會。比起一看就懂的書法作品,我覺得這樣有點抽象又富含畫作技巧及藝術家的創作感的作品還比較有趣,字不用太多,畢竟並非臨摹,而是創作。墨的濃厚、皴筆、紙質、下筆的力道,何時該撇,何時該捺都有一番精心安排。適逢星期五下午,人潮較稀,經我詢問好心的導覽小姐就帶我參觀了展覽,也幫我解答了好多看不懂的字的疑惑,也因為她的陪伴得以知道更多關於甘樂阿舍美術館的風景。


迎向院子的落地窗前有個木頭座椅,座椅上放著一個青銅雕塑,這是甘樂阿舍美術館的創館藝術家曾英棟的作品,取材自臺語的諺語「荏荏馬,也有一步踢;猴囝仔,也會翻身」,就算是慢吞吞的馬也會突然踢你一腳,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思。馬抬起後腳一踢,後背上有個翻身的囝仔看起來童趣又逗趣。藝術家似乎很了解這些臺灣諺語,也時常將這些諧音運用在創作或取名上。

「甘樂」是臺語陀螺的意思,「阿舍」是臺語好野人(有錢人)的意思,甘樂阿舍美術館象徵藝術家跟陀螺一樣忙碌,但同時也擁有甘之如飴的快樂。許多人認為藝術家談錢就俗氣了,可是曾英棟不這麼認為,錢是物質上所需,愛是精神層面所需,兩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庭院門口的門柱上各有一個青銅雕塑,左邊是手抓著銅錢,右邊是手捻著愛心。

地下室的空間是藝術家曾英棟的展間,近年來的作品色彩都比較colorful,感覺年輕人也會很喜歡。藝術家的作品主要由木板為底,上面以沙土和紙漿製造出立體感,讓畫面中的主題呈現一種浮凸的樣貌,有時候還會加上金屬或其他複合媒材。傳達著物質與精神生活缺一不可的概念,作品中會經常出現「銅錢」與「愛心」,印象很深的就是一幅紅色的作品,底下是銅錢開出的生命樹,上面滿出畫框有一隻站在上面的公雞,「大頭雞」讀起來就是臺語的「大頭家」就是大老闆的意思,這是為了雞年創作的作品。其中玉山系列是用四張畫板拼湊而成的玉山風景,有美麗的山形,走近一看也還是有許多的銅錢意象。玉山系列的另幅作品還受邀到德國展出,非常受到歡迎。


雖然藝術家的作品中充滿著銅錢,但不代表藝術家是一個物質至上主義者,反倒是反諷這個把錢看作神的時代,卻忘了要提升精神層面,要把愛分享給更多人。於是沙漏的一邊是銅錢,另一邊就該裝滿愛,這樣生活才能平衡,所以銅錢出現的時候,愛心也隱藏在裡面,就等大家自己親身去發現。

離開了展間,前往戶外庭院區參觀,剛大雨過後,庭院蚊子頗多,美術館的小姐提醒我不要被叮。但有出來外面看看的確是可以發現一些新奇的事物,牆面上爬了好幾隻銅錢甲蟲,下面的造景區也有可愛的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猴子,攀藤植物爬滿牆面,莿桐樹下一個白色的三角形座椅,其實是藝術家在顯微鏡下觀察的銀葉形狀,再結合三邊的乳頭造型,有種母性哺育,化育大地的意義。總覺得藝術家是很喜歡觀察的人,作品裡有很多大自然的元素,也很local,創作的靈感很多也來自臺語俗諺。我注意到庭院入門口處的一尊裸體小男孩雕像,手指上天,這個典故可是來自於釋迦摩尼佛出生時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離開前匆匆一瞥藝術家光彩,本想等下找老師聊天,但是參觀完庭院,藝術家就出門了。下次再來甘樂阿舍美術館,除了參觀豐富的藝術品,和導覽小姐閒聊,如果有看到藝術家一定要鼓起勇氣跟他們搭話,因為美術館的場域是分享美的場域,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常民百姓都可踏足的一個討論美的地方。



[詩]空檔

雨停的空檔
出門午餐
等車的空檔
看暗戀的男生背單字
約會的空檔
買下她愛的那條項鍊
工作的空檔
回已讀了好久
分手的預示

開會的空檔
到洗手間沖掉上司給的侮辱
拍拍臉頰
換上一副討好的面具

婚禮的空檔
複習人生計畫的完美走位
至死不渝的台詞只說一遍
爭執時她會幫你再說一遍

陪孩子的空檔
在沙發小憩
拒絕夜晚的球賽邀約
點入有可能中毒的美女圖片

拿東西的空檔
趁老婆不在
親吻別人的臉
只是兄弟的禮貌
只是剛好被偷拍到

空檔能做的事很多
空檔能偷的很多
打空檔時不宜前進
人生會磨損太多
該Parking的時候就休息
空檔有空檔的比例原則
空檔需要被認真對待
不需要總是填充什麼
空檔只是空檔
不要期待空檔辜負了主線
如果愛空檔更多
你的人生不是白活?

[詩]我在乎

你的城市今天下不下雨
你的雲有沒有游移不定
雷偶爾悶響
鳥還逗留電線上未癒的水滴
捲起的褲管
身旁停紅燈的騎士還穿著下襬破洞的藍色雨衣
記得帶傘出門
黃色的也行
沒下雨也可以擋一擋城市的烏煙瘴氣
房間內的人
兀自躲雨
用巫術用不乾淨的嘴巴
稱呼你暴民
巴不得天上下一場雨
澆熄你的意志
讓你的思想隨著肉身的狼狽潰散
恨不得將火山移來
恨不得焚燒自由的灰燼掩蓋
你毫無遮掩的勇氣
他們渴望對著施暴惡行的鏡頭熔化
渴望所有子彈血流傷口的畫面都傳不出去
不要讓他們得逞
也要保護好自己

我在乎
你在人群裡
向那些穿著制服的阿Sir叫囂
他們已經不是重慶森林裡癡情的663和223
不是阿飛正傳裡等待蘇麗珍的劉德華
那夢幻惆悵的年代已經過去
他們如今只是超現實派的劊子手
追殺你們僅存的一點自由

我的窗外正在放晴
雖然短暫
還可供喘息
你躲在那棟廣場?
走過那個地鐵站?
還在大道上靜坐嗎?
一直遺憾
沒有跟你擦餐勁
微小的心願
不急著實踐
突然就害怕沒機會了
那些聊著政治的禁忌話題
你長嘆一口氣
不願說下去
我這裡每天都聽一堆口水
一堆口沫橫飛天花亂墜
雨是這樣多起來的嗎?
你多希望可以一直說
能說比噤口幸福多了
你問我
也沒時間再問我了

還要多久的時間才會好起來?
今天不堅守
明天沒機會再為自由奮鬥
我完全站在你那不怕被消失的勇氣那邊
要主動才能心甘情願
自由意識長大的我們
沒辦法接受太小的牢籠
每天餵我發大財的飼料也不能夠
滿足我想飛的念頭

且戰且走
珍惜六和四沒被消失的時空
我在這裡為你撐傘
等待雨走
等待下次擦餐勁百無禁忌的時刻

外星人來襲:日曜日蛋包飯

忘了是在搜尋什麼,突然跑出了好吃的蛋包飯小店,由於地點離宿舍比較遠,決定有去台南火車站時順便去吃。好像是第一次知道台南火車站往後站可以走地下道直接到達。走進地下道,發現往後站的長廊光亮又潔淨,路旁有許多的街友用報紙佔據了一方之地,上面還鋪有他們的家私,棉被、礦泉水、不知名的財產用塑膠袋包成一包一包的,雖然路過他們身邊,但他們味道其實並不濃,還有人點起蚊香驅蟲,這地下道幾乎是三星級的住宿環境了吧,跟另外一邊還有漏水前站通往台南南站的地下通道相比,看起來乾淨明亮,空氣中還有一點不知哪傳來的淡香。

下午一點半,走在後站,遠百的廣場前有幾隻已融化的企鵝和北極熊,大太陽下白得更刺眼了。往育樂街走去,位在育樂街148巷的巷中巷,彷彿有顆外星人降落的太空船招牌,這可是日曜日蛋包飯的主視覺呢,上面是一顆紅色的日頭,下層是黃色的蛋包飯主體,那些光芒應該是太好吃的spotlight。



我用力的推開了小門,裡面只有一個客人,快要中場休息的時候才能獨佔這種寧靜的氣氛。老闆在吧檯後很主動的跟我介紹餐點,好像沒有之前部落客說的那種肉醬口味了,所以最後我點了炙燒蛋包飯,燒肉口味的醬是燒肉醬,炙燒的醬是有美乃滋,因為天氣太熱,想要吃點甜甜的,所以我又加點了可爾必思。

餐點是現做,所以要稍微等一下,等待的時候我就去翻書架,又發現了未來妹妹的攝影集,未來妹妹在日式的店家真受歡迎。不過我最後拿起來看的是丸尾末廣的《少女樁》,之前在書店看到都沒拆封,所以想看一看,不過飯前看這個也太刺激了。才翻了一下餐點就上桌了,原來是套餐形式,還有附一碗湯和小菜,我想我可爾必思應該喝不完了吧!


其實我還滿喜歡蛋包飯的,去日本不管是哪個城市都要吃蛋包飯,但是在台灣就是找不到像日本那樣綿滑蓬鬆的蛋包再搭配裡面粒粒分明的茄汁炒飯,之前去一家高雄的店標榜是日本師傅,但裡面的茄汁炒飯太溼了,吃得我和朋友都面有難色。日曜日的蛋包飯是另外一種蛋包,不是蓬鬆那型的,而是會有蛋汁濕滑柔嫩的覆蓋在上面的蛋包,而且飯沒有炒過,要搭配淋上的醬汁才有味道,似乎比較逼近燴飯。炙燒口味的醬汁加了一些美乃滋,有點甜甜的,口味更佳順口。原本以為份量會太多,但其實滿剛好的,搭配上清涼的小菜也很解膩。飯後的湯品,本來以為是味噌湯,但不是,是類似柴魚口味的高湯,仔細品嘗會有點苦苦的,苦味的來源則是白蘿蔔,是有深度的湯品。額外點的可爾必思老闆泡好濃,就算冰塊融化了也還是濃。

飯後我繼續看《少女樁》,真的好獵奇,但老闆好像滿喜歡這個風味,店內有很多妖怪誌異的海報和書籍,老闆是個看起來很年輕很有設計感的青年,後頸上有個紋身,以後我就靠這個認老闆啦XD。

台南的小巷中有很多獨特的小店,台南真的如葉老所說是個適合做夢的地方,許多人在這裡圓夢。吃小吃的同時,偶爾也來光顧一下這些特色小店,才能鼓勵更多用心的新創頭家,讓新與舊在古都台南都能並存下去。

雨讀in玻璃城堡:Ubuntu烏邦圖書店

去年第一次走進烏邦圖書店,從車站騎TBike到民生路,再徒步走到運河邊的烏邦圖書店。採用白色系和玻璃為主體的書店,看起來更像間小型的美術館,一樓也真是作為展覽使用,書店的空間是在二樓。左手邊約三分之二是書區,右手邊則有座位區,一整面的落地窗外是運河美景,一群大學生正在戶外座位區拍照聊天。入內低消只要一杯飲料就可以不限時的看書看到飽,所以原本要去別地方的我,忍不住啃了三本書,坐了一下午才走。

今年再訪烏邦圖,是在聽說滯留鋒面要來臨的午後。文學家門口的老屋正在整修,由於巷弄狹小,音量驚人。只好趁著工人午休時逃了出來,天灰撲撲的,但是還沒下雨,也因此打消騎腳踏車過去的念頭。坐公車一下子就到了,其實不很遠,但是穿著涼鞋並不好走,就沒有用走路的過去。

今天的客人似乎有點多,佔據了窗口的兩位遊客一副夏季草帽打扮,看起來就不是來閱讀,只是來拍美照。坐在離他們遠一點的位置,要閱讀,離開一點窗邊免得太曬。上回記得是喝烏邦圖特調,是有氣泡的檸檬風味飲品,這次點了熱帶水果,也同樣有酸酸的檸檬作基底,好像還有加薄荷葉,但是沒有氣泡。


然後就到了我最開心的選書時間,琳瑯滿目分門別類的新書秀面放在展示書架上,其他比較舊的則在牆面的書架任君挑選。因為很久沒閱讀了,挑了老久,最後選了推理小說來看想說這樣可以比較快進入,結果我看了兩章就放棄了,想看嚴肅一點社科或科普類的,最後挑到了一本《獸醫超日常》,這本好好看,看獸醫怎麼從一個小菜鳥醫治那些連自己都沒處理過的動物,或是陪伴捕捉脫逃的非洲象,參與犀牛保育看盡盜獵惡行、為牛接生弄得自己滿身汙穢,打疫苗打錯家的糗事,獸醫難為,可是又甘之如飴充滿愛心的故事。

醫治人類很專門,通論完分科,愈來愈專研。可是醫治動物除了專業,還要懂得觸類旁通,動物有上萬種,哺乳類外、鳥類、魚類、兩棲類,獸醫只能憑動物類似的生物特徵去舉一反三,嘗試治療,真沒遇過只好問google大神,這絕對不是不專業,世界上的動物之多,解剖課也只遇過幾種,學會了基本的知識,被丟到校外,考驗才真正開始。麻醉的劑量要計算精準,免得為動物作治療或處置後,牠們就一睡不醒。獸醫的工作戰戰兢兢,顧客除了是動物,也還要跟動物主人打交道,如果一開始給對方不好的印象,就會被無情的剔除在看診名單上,一次的壞印象要靠許多次的好印象才能救回來。看了這本書以後對獸醫的工作更肅然起敬,同時也理解到這世上還有許多的機關團體為了動物的保育在盡心盡力,真的要愛惜動物,不然很多物種都在貪婪的人類趕盡殺絕之下快要滅種了。


閱讀的時候,窗外的雨愈來愈大,甚至成為暴雨的狀態,因為是玻璃窗,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雨打在玻璃上的細碎水珠,還有運河旁被風吹得狂亂不已的鳳凰樹紅花亂顫。雨天是最適合閱讀的時刻,沒有辦法出門,就來讀書吧!雨天剛好被困在一間書店,是多麼愜意美好的事,有看不完的書,如果肚子餓了可以加點輕食,等到雨停再回去。

烏雲漸漸散了,日光淡淡,也要逼近夜晚了,看了一下午的書,彷彿剛才的狂風暴雨都沒來過。雷聲已遠,只留地上的水漬告知雨的歷史。


[詩]祝屈原

你吃花生還是蓮子?
喜歡豬肉還是香菇?
揮揮手你說沒胃口
給魚蝦吃吧
好讓他們不再每天親你三遍
啄你代謝的角質層
你整天泡著
像爛掉的麵
愛人嚼起來都不新鮮

你說可以結婚了
你等這天
等到花兒都謝了
汨羅江漲了
又退了
像你胸中藏的熱血
冷了沉了就睡了

五月五的划艇
也吵不動你
愛情像氣泡
要捨得呼吸才會啵啵冒出
像在標誌座標
你只想讓某人找到

可以了
和寫詩的人
長相廝守
太有潔癖
才不能愛通俗的屁
有種氣味
無分性別
生活戀愛交配(消化生殖排泄)都在一起
走太前面
你們是現在的祖先
不要害怕絕種
可以繼續特別

如今
你在河底梳妝
準備好重返光榮
升降舞台讓你出水芙蓉
你只想搶先登記一波
有個節日總在紀念
你不認識那些留言
收下祝福都是好的一面

彩虹出現江邊
你願意
某個人相信你的箴言
你願意
某個人一輩子陪你紀念

灶腳雜貨點心舖:吉田萬屋

星期六的下午到南門電影書院看了一部電影,因為早餐有點太晚吃,所以沒吃中餐的我,午後決定直奔「吉田萬屋」吃今天的特餐「香味蔬菜鹽味檸檬炒麵」。四點多的陽光斜曬在身上完全沒有要放鬆的意思,氣象說要來的鋒面,似乎也沒有到達台南,早上去買早餐雖下了毛毛雨,但等完早餐雨又沒落了。

沿著民權路二路一直走,吉田萬屋位在一間狐狸尾巴飲料店的二樓,要從旁邊巷子的小門進去。會知道這間店是因為上次在政大書城買了一本山崎達也的《呷飽沒?台南》裡面有提到這是日本女老闆開的雜貨兼麵包珈琲店。上網看了一下介紹,原本在開山路巷子裡,後來搬到民權二路的現址,老闆現做的麵包看起來很可口,特製的炒麵好有夏天風,怕觀光客很多,於是我選了餐前的時段去。

一入門剛好跟在門口聊天的老闆Yuki擦身而過,她看到我在招牌前猶豫,趕緊搶先我一步上樓。

進入店內是要脫鞋的,所以記得別穿破襪子。今天我剛好穿了在日本買的秋田犬襪子,也算是很符合氣氛吧!店內大概只有五桌座位,兩張四人桌、兩張雙人沙發座,靠近吧檯的木桌感覺是Yuki的工作桌,客人也可以坐在對面跟她閒聊。



因為有些人是來參觀的,所以老闆很酷的不會特別招待,但如果要點餐可以跟她說,她會馬上去做,就算跟熟客閒聊中也還是會放下手上的話題,所以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內用的低消是120元,炒麵竟然只要佛心價80元,飲料均一價都是100元,我決定點一盤炒麵,再外帶一個墨西哥肉醬麵包和奶酒起司蛋糕(這是和MoRi MoRi烘焙工坊拿的)。

餐點上來前我先逛一下店內的雜貨,有很多日本的瓷器,還有日本明信片,最後面是古著區,但現在夏天了,古著看起來還沒換季,有點熱我就沒去翻了。我坐的四人座斜前方就是山崎先生來台南遊玩後出版的繪本,也就是我買的那本,老闆還放了日文的版本,再加上山崎兄妹特製的明信片徽章等商品,讓人真想收藏。


麵上桌後我從隔壁的座位拿餐具,真的是超隨興的,座位不是很方正,感覺擺得是最大的利用空間,所以大家都交錯著,連隔壁桌客人的聊天都聽得很清楚。店內播放著coldplay的英文歌,沒有特意放日文歌,這也是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正品嘗著我滿滿香菜海帶芽的炒麵,還加上了七味粉,有點辣辣的,香菜就像普通的蔬菜一樣,加上滑滑的海帶芽,搭配Q彈的炒麵真的超合拍的,讓我想要來瓶啤酒。一邊吃麵,耳朵一邊聽著客人與老闆的閒聊,一位常客上來點了咖啡,開始跟Yuki聊她的感情事,隔壁桌的先生小姐也在偷偷講說等下要找Yuki算命。這種聊天感覺好像問事,Yuki是鄰家的大姐也像是諮商大師,看生辰幫大家解惑,原本想看是不是用塔羅算的,但好像是用電腦?

將盤底清空後,被店內的悠閒所吸引,跑去拍照看一下雜貨,突然樓梯發出巨大聲響,我就這樣看到一個男生把一個大概30吋的行李箱扛上樓梯,後面還跟了另一個男生,以為他們是觀光客,結果Yuki突然歡呼說「南瓜」來了,原來那是古著店的老闆來將衣服換季了。

整個店頓時熱鬧非凡,南瓜老闆拿出國的紀念品給Yuki,Yuki朗朗的笑聲,讓人覺得很放鬆,光是聽他們閒聊就讓人有深夜食堂的感覺。牆上還貼有店內舉辦的K歌大賽的海報,真的是很歡樂的一間店,算是清新風格的居酒屋嗎?好難定義,看著櫃檯旁邊貼著高橋一生的海報,覺得老闆也好有少女心,真的是一家會讓人想一訪再訪的店。我還在名片區翻到有川島小鳥「未來妹妹」的扇子,好想要拿回家收藏阿,DM裡面竟然有暴走族的表演?哪泥?真的太勾椎了,是相聲嗎?好難想像,但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驚喜,就是吉田萬屋給我的感覺。




運河旁的奇幻書屋:時之河

下午一點的太陽真是亮晶晶的閃,沿著運河走,一路是豔紅滿開的鳳凰樹,只有波光粼粼的河岸和鳳凰樹陪我走五百公尺到運河博物館。豈知等我靠近這一幢閩南式建築體,懦懦的拉開木門,發現他已經不是我在網路部落格上看到的那個樣子,而是一間叫「時之河之屋」的獨立書店。雖然已經不是陳設展覽的運河博物館,但一入門口就可以看到上面寫著大大的「安平海關」四個字的掛軸,底圖搭配古台南運河的照片。店家還很用心的做了一本精裝本的運河博物館日誌,設計了三個人物,帶讀者穿梭古今安平海關的歷史,這質感跟桌遊好像,我還誤會是官方出錢弄的,結果竟然是自費,而且還花心思的設計了故事內容,說不定將來真的可以開發成一款桌遊。



店內的圖書類型也很特別,逛了一圈會發現多是台灣歷史相關的書籍還有奇幻文學。入門口木檯處擺著台灣原創的漫畫作品,往前走一點從特別設計的掛條上可以看到奇幻文學主打星,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店內的掛條都是他們請設計師設計,會一段時間更動一次主題,這次的主題是「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和托爾金及艾西莫夫,這掛條設計的質感直逼誠品等級了。店內也有許多古物的裝飾混搭在星際大戰的擺設中,古代和未來的碰撞,竟也混搭出莫名合適的況味。


播放著懷舊的爵士樂,因為店內只有老闆和我一位客人,忍不住聊開就點了一杯桂花釀來喝,老闆說他們是2018年底才開幕,經營還不到一年,之前這個點就是古蹟活化給民眾投標,所以經歷了很多不同的廠商經營,他們標下來開獨立書店,賣書雖不賺錢,但是草坪上可以辦一些活動,飲料也能貼一點,希望未來能愈來愈好。

店內採複合式經營有飲品和冰棒可以點,還可以租借桌遊來玩,老闆還很佛心的去國家圖書館授權安平運河的舊照片印成明信片讓大家隨喜付款,可以蓋個戳章紀念。不同於其他書店有店狗和店貓,時之河的當家寵物是一隻小烏龜,果然是運河旁的寵物。

書店既是文化的場域,也是做生意的場域,因為是古蹟所以很歡迎客人來參觀走走,在安平老街逛累了,也可以來這邊吃一支冰棒,喝喝飲料,或三五好友一起玩桌遊,或在榻榻米上看書品茶。來安平觀光除了吃進肚子裡滿滿的美食,也可以來這裡帶一本可以充實大腦的書本回家,不只胃裡滿足了,心靈也會很富足。



吃一顆知識蘋果:林檎二手書室

在三星社區吃完午餐,決定去上次撲空的林檎二手書室晃晃。去年就有來挖寶,是個還滿喜歡的場域,有很多的書,還有販賣CD、影音商品和舊物,是個很適合尋寶的地方。

門口一個阿嬤是常客,坐在外面的特價書區挑書,邊挑邊看,超級專注。才一走入店裡我就遇到我喜歡的書,織田作之助的《夫妻善哉》,最近很喜歡常民的作品,尤其是日本文豪我都有Follow,因為之前看了動畫《文豪野犬》就停不下來了,所以才會認識許多日本文豪作家。剛好最近書店在跟獨步文化合作推文豪的怪談,所以逛了一圈書店後,忍不住拿起新書在沙發上坐下看了,裡面有小泉八雲、泉鏡花、夏目漱石、佐藤春夫和太宰治的作品,泉鏡花和佐藤春夫的某些我有看過所以跳著看,太宰治的總覺得不太像怪談,小泉八雲的真的有恐怖到,書本後面還附上文豪散步地圖,有很多景點可以讓讀者去追。


不小心就看完整本書了,結果我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發現太宰治的名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竟然不是太宰治說的,是一個不得志的詩人寺內壽太郎的詩句,太宰治這樣抄襲,讓詩人很不開心,最後抑鬱到人都消失不見了,真的很母湯。在書店混了一小時,店外的阿嬤也轉戰到了店內,我差不多要結帳走了,結完帳忍不住跟老闆哈拉,問他們休假這麼多天是不是出國去了,原來是去環島,然後這一哈拉不得了,竟然聊到店家都要打烊了。閒聊期間遇到大概四組客人,一個小姐來找木工的書,最後買了清潔收納的書回去,她說要做木工也要懂得收納阿(真有道理);一個要升南一中的弟弟買了十個小時可以上完大學四年的哲學課的書,真是可造之材;洞蕎麥的日本老闆拿來出的新書給老闆,老闆會彈三味線,還會做蕎麥麵,還會寫書,真是佩服佩服。

平常有工作,今天休假還來幫忙收書的老闆先生,突然拿進一幅有搖滾樂名人堂的海報,問老闆要擺在哪裡,他們討論一番說要把上面基努李維的海報拿下來,我一陣哀號,這個可是鎮店之寶阿(自己亂講的XD),所以他們最後拿走了搖滾樂的海報,結果買收納的小姐一看到海報就大叫「基哥耶」,真的是時代的回憶,好在沒有換下來,不過老闆很可愛說要拍快拍,下次說不定基哥就被換下來了。

林檎是個很特別的地方,有個傻大姐的老闆,傻人有傻福的開了書店,即將邁入第八年,不做多餘的事,做中學怎麼開一間書店,原本不是特別愛讀書的人,到現在沒有書不行。雖然有時候會擔心未來的變化,像是房東會不會不續約把房子收回去?旁邊的早餐店油煙味會不會很重?能不能繼續經營自己喜歡的小書店?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簡簡單單過日子,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撐不撐,堅不堅持都是緣分,人生沒有什麼不好放下和轉彎的。繼續辦著小講座,收書擦書標價,偶爾和客人聊聊天,偶爾出去環島旅行看看別人的書店,把日子過得充實,過得問心無愧,不求大富大貴,但求自己開書店的小小心願可以一直延續下去,許多的貴人朋友相助,每天在店裡放著自己喜歡的歌曲,愜意開心就可以。


很喜歡這個地方,可以無拘束的看書,無拘束的聊天。老闆正在翻看倉庫裡收回來的書,有些書是教科書,還被用螢光筆畫了記號這些都比較難賣出去。有些人買書很在乎書本的狀態,二手書還不准有黃斑,其實重要的應該是書的內容,書因為存放的空間不同,使用的狀態不同,最後輾轉來到二手書店,書店在乎的是一本書內容,而不是美觀,如果喜歡美觀的人就去買新書就好了,在二手書裡挖寶的客人,就是喜歡二手書的某些特質。買書需要緣分,我喜歡二手書裡面有淡淡前人做過的筆記,去年在府城舊冊店買了白先勇《遊園驚夢》的早期版本,價錢不便宜,但是因為裡面有前人用原子筆在喜歡的句子上畫小小的波浪紋,還有對方的筆跡,我覺得很珍貴,因為一本書而跟半世紀前的人有了交流,這是除了書本的內容外,另一種附加價值。

電影《美國情緣》裡,男主角找遍了二手書店,只為找到那本寫有女主角電話的《愛在瘟疫蔓延時》。二手書就是這麼神祕的東西,很多人喜歡在書本上寫下自己購書的日期,我去年就在林檎買到了一本林俊頴早期出的《玫瑰阿修羅》,除了內容很喜歡以外,讓我下定決心購入的關鍵原因就是這本書竟然是在我小時候常去的書店賣出的,想到這驚人的緣分就讓人不得不把它帶回家。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但是台南的書店似乎隱沒在古蹟小吃的風光背面,書店的經營到了網路時代逐漸成為沒落產業,房東們各有盤算,小書店的經營者只能咬牙苦撐。書店是城市最美的風景,但是如果大家都只來打卡拍照而不消費,這個風景很快就會消失。一個城市需要書店來維持文化的傳播,沒有書店城市就沒有了核心。經營書店不是職業是個志業,有傻傻的人開書店,城市才能有底蘊,才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餘,有更豐厚的知識根基支撐,文化才會向上走,城市的風景才能一直多元的共榮下去。


廟埕看戲:代天府保安宮慶生搬戲

自從知道保安路跟宿舍相距不遠,大概15分鐘的路程後,我就經常在保安路覓食,畢竟有名的店家超多的,美食天天換著吃還要好幾天才能吃遍。那天在杜蝦仁肉丸吃了三顆一組的肉圓加四神湯,我喜歡坐在路邊的座位,可以看向大街也比較通風。海安路和保安路交界的保安宮正在慶祝李府千歲的聖誕,所以廟內正演奏著祥樂給千歲聽,整條保安路都熱鬧歡騰著,我坐在路邊,吃著美味的食物,還有歡樂的國樂可以聽,這真的只有在廟附近才有這麼本土的風景。

那晚又經過保安路,發現廟埕正在準備搬戲,是明華園天字團,許多信徒正在排椅子,我決定稍晚再過來。七點準時開演,廟前階梯和廟埕都擠滿了看戲的人,警察也把路封起來交管,不讓車輛進出,看戲的人一度蔓延到街上。

給神明看的歌仔戲,人也跟著沾光一同欣賞,看著搖滾區的阿桑搖著上面有民進黨候選人和小英照片的搖扇一直搧風,有些人坐在摩托車上,有些人站著捧一碗香噴噴的麵就吃了起來。

演出的劇目是「包公斬判官」(應該是吧,有聽到包公兩個字),但我一直沒看到包公出場,前面有點不知道演什麼,因為歌仔戲的台詞有點文言,加上演員的台語腔調很重,跟我們日常用的台語腔不一樣,所以只能憑演員的動作來猜測大概在演什麼。看了半小時,肚子有點小餓,加上旁邊有阿伯在抽菸,我就離開去覓食,選了阿鳳浮水虱目魚羹當晚餐,心裡有點忐忑不安,因為以前曾經在台南吃浮水魚羹踩過雷,超甜的勾芡湯,之後我便再也不敢吃浮水魚羹。不過阿鳳的浮水魚羹甜度還可以接受,勾芡也沒有那麼濃,而且最讓人驚豔的就是魚丸除了魚漿還吃得到虱目魚的魚肉,本來我大概只有七分餓,但是因為太好吃還是一整碗吃光光。


吃完又繼續去看戲,似乎來到比較有趣的部份,有兩個女角在台上鬥嘴,一個都亂聽話,講出來的話都很歪,劇情似乎開始變有趣了。後來我就比較看得懂了,有一個叫做張無忌的人(他的地位我不清楚)他把他兩個女兒(就鬥嘴的那兩個),分別許配給一個姓朱的揚州太守(因為他很會殺敵,但臉有胎記),一個通判。大女兒比較正常又比較漂亮,某天在花園和通判一見鍾情,可是她爸卻把她嫁給醜太守,所以她洞房那天就森七七,把太守罵了一頓,說你這個醜八怪怎麼敢進我的洞房,並說要退婚。她爸知道一定會發生這種事,就跟到了太守家,並跟太守說要好好管教自己的妻子,就像在戰場帶兵一樣(這大女兒真的是他親生的嗎?),所以本來要好好疼老婆的太守,因為老婆一直罵他醜,然後老婆的爸爸硬把他們關在洞房裡,所以第一天就打老婆了(超奇妙的劇情)。

另外一對就是以為自己娶到千金大小姐的通判,一掀開蓋頭發現是個瘋婆子,不願意娶這個二女兒,並說要退婚。但這個二女兒生平無大志,就是要個長期飯票包吃包睡,所以就硬賴著通判不走,反正就是個花癡。這一對的台詞超好笑,男生一直罵女生是肖婆,女生說在家她是公主,家人都叫她美人魚,男的說妳應該是鬼頭刀吧!反正一搭一唱超有趣的,最後來做售後服務的美人魚媽媽就來告訴通判說,你只是個小小通判,要憑我們家的地位才能往上爬,你自己識時務者為俊傑,娶了我二女兒三年後要養小三都沒關係,反正就是逼通判就範。通判還是抵死不從,美人魚媽媽就把門鎖起來,要讓他們生米煮成熟飯,然後通判叫二女兒睡地上他睡床,她就說她不敢自己睡,然後就變成女追著男跑的搞笑畫面,是女的把男的霸王硬上弓了。哈哈哈,真的超好笑的劇情,歌仔戲真的好有趣阿,插科打諢一樣都不少。

我沒看完,就有事先去趕場了。在廟埕跟大家一起看戲的經驗真有趣,跟拿著板凳要去看戲的居民擦肩而過,越晚人潮聚集越多,觀光客和在地人都一樣為戲停留,因為神明生日所以民眾也沾光的看了一場精采的歌仔戲。在電視還沒普及的年代,廟口的酬神戲是許多民眾的主要娛樂來源,現在網路發達,夏天氣溫又熱,大部分的人都躲在家裡吹冷氣看手機,但我在台南體驗到了難得的傳統風景,也是一晚美好的記憶。


思慕的「慕紅豆」

早上剛下過雨,午後又出了讓人不敢直視的大太陽,假日是不喜歡到街頭閒逛的,總覺得到那都會遇到滿滿滿的遊客。可是聽說慕紅豆最近只開週末,想跟老闆抬槓的我只能踩著腳踏車去吃冰了。

記得去年跟飛魚記憶美術館的客人一起相約去吃慕紅豆,到底是怎麼約起來的,實在也很不清楚,總之就三個人一起走到附近的慕紅豆去喝紅豆湯。我點了一碗紅豆湯,另外兩個人點了紅豆烏龍茶冰淇淋,大家就著木桌椅,青菜抬槓,原來兩個人是大學的學長學妹,一個在台史博工作,一個人是劇場導演,知道劇場導演來台南,學長特地來見學妹。我真的是個插花的人,不過很喜歡聽別人聊天,也很喜歡問問題,最後竟然發現導演是小莫的同學,聽他們提起北藝大的傳奇人物搭配著柴燒紅豆湯吃起來更津津有味了。


慕紅豆的老闆也是個熱心地方事務的青年,聽他講古也很新鮮,事隔一年我再度重訪慕紅豆,除了想要找回手工紅豆湯的感動,還有那種盡在不言中的人情味。

怎知我騎著腳踏車來到了慕紅豆家,只有一個看起來大約五六十歲的大哥坐在門口看書,我一靠近他就說歡迎,然後去店裡打開電風扇和音樂,我有點尷尬,心裡納悶不會換老闆了吧!但還是入座點了一碗紅豆烏龍茶冰淇淋。下午四點半的店裡只有我一個人,老闆在櫃台後忙碌,我有點震驚,當初的網紅名店現在怎麼沒什麼客人,想來是顧客喜新厭舊,加上店家的地點遠離正興街、國華街,所以客人可能變少了。

我挖著烏龍茶冰淇淋,這是旗山的小露吃提供的,綠色的冰淇淋一點都不膩,還有濃厚的茶香,搭配熬煮綿綿的紅豆,還有口齒留香的甜在心蜜番薯,三兩下就勾起了我的回憶。此時我也鼓起勇氣向大哥攀談,原來他是老闆的爸爸,今天老闆有事請他來代班。閒聊之下才知道慕紅豆的二店正在籌備中,所以老闆變得比較忙,因為平日客人較少,所以只開假日,平日有空就協力造屋,靠自己和一些熟客粉絲慢慢把二店整理起來。


閒聊中有另外一個客人進來了,點了紅豆雪綿冰,看起來也好好吃,喜歡大份量的應該要點紅豆雪綿冰。大哥說天氣開始熱了,每個進來的客人都點冰比較多,紅豆湯難得賣上幾碗,我想也跟季節性有關吧,如果是冬天客人應該就會比較多了。

離開牽著前,大哥吃著蘇打餅乾從廚房門口出來,很隨興的就問我要不要來一片,我也真的厚臉皮的就拿了一片,順便問二店的位置在哪裡,大哥就比給我看,結果我誤以為那條巷子是飛魚的巷子,大哥又說飛魚是在另一條,我真的是個無方向感的人啊,哈哈!說要去參觀飛魚,但是飛魚又木門深鎖,不過能夠跟慕紅豆的夥伴閒聊,就像知道了一位老朋友的近況,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神秘集合式住宅區:三星社區

在二空吃完水餃晚餐因為坐在騎樓對著旁邊的巷子一直覺得這個住宅區很特別於是飯後決定去尋寶。許多學生與我擦肩而過我抬頭望這社區樓與樓之間竟然有空橋現在很少見到這種設計。旁邊一樓有些小吃店面盡頭就是健康路拐了個彎過來才發現中心別有洞天竟然有一個天井類似小庭院大樓的牆面上還畫著馬車的壁畫太神奇了。地上一隻繫有項圈的黑白貓懶洋洋的直接攤在路上舔毛國中生路過忍不住一直拍牠牠倒也老神在在不遠處一個阿伯在自家門口的藤椅上坐著看我們拍貓。再往前走有兩家生意超好的店右邊是賣排骨飯左邊是賣炒泡麵叫做寶寶的店整個騎樓都是店家的桌椅桌椅上都坐滿用餐的學生和居民。

找時間去吃了三星社區排骨飯我明明就已經一點才來吃結果還是滿座阿隨便在外面繞了一圈看到排著隊伍乖乖等車的國中生然後覺得自己很白癡所以又繞回來點了餐找位置入座。紅茶是自助式的本來以為古早味會超甜沒想到竟然不太甜又帶有濃濃的紅茶味。店家只有老闆娘和老闆在張羅所以稍微等個十分鐘差不多餐點就上來了。

一大盤的排骨飯排骨放在正中間上面撒了不少胡椒周圍是配菜敏豆、豆干、高麗菜還有一顆半熟荷包蛋。其實我在外面很少吃不熟的蛋但是來這裡就是要吃半熟的荷包蛋阿把蛋從中間戳破看蛋黃流到白飯上再配一口排骨超完美的。排骨酥嫩高麗菜超甜原本想說一大盤我可能吃不完結果因為太好吃一口飯一口排骨一口配菜慢慢吃竟然吃乾淨了再喝一杯可以續杯的微糖紅茶這樣才75塊真的很值得。

走在三星社區又遇到那天那隻小貓看到一個國中生蹲下來摸摸牠我想他是這裡的明星貓吧大家都要靠牠療癒一下心靈。看著周邊店家拉下的鐵門鐵門上的招牌訴說著曾經的繁華三星社區雖然沒有以前一樣的光景但依然是學子們短暫休憩的一個轉運站。

濃醇溫潤:福吉雅布丁

我最喜歡的甜點除了巧克力,就是布丁。自從知道從小吃到大的統一布丁是化學布丁以後,就立志要找到好吃的布丁來取代。之前在東京上野公園附近一家麵包店吃到的手工布丁真是驚為天人,就是滿滿的蛋味,然後搭配上底層的焦糖,除了濃醇還是濃醇,讓我口齒至今留香。

台南有名的布丁就屬依蕾特和銀波布丁了,某天下午超想吃布丁,但是不可能奔去安平,於是找到了位於南門附近的「福吉雅布丁」。在巷弄中的福吉雅,門面小巧可愛,種滿植栽,門口有一個大大的電鈴,有點不知道該不該按,最後還是直接走了進去。

店內大約三桌而已,好在是平日所以還有位置,老闆娘請我在靠窗的四人桌坐下,拿來菜單,我點了一個原味的布丁,想說下次再來吃其他口味。用玻璃杯裝的布丁無論是外帶或室內用都是一樣的容器,內用的話老闆娘示範用湯匙幫我把布丁弄到盤子裡,超完美的焦糖布丁就呈現在眼前了。


細細品嘗這顆冰冰涼涼的布丁,口感細緻滑嫩,用嘴巴含著就可以感覺到蛋香在口中擴散,真是太好吃了。本來想要慢慢吃,但是布丁這種會口齒留香的食物,怎麼忍耐得了,於是很快就吃光了。座位後方放著一些可以內閱的圖書,前面的牆面上掛著許多手繪的插畫,木桌子上有文創的DM可以取閱,還有福吉雅自己印的地圖可以免費拿。這張地圖完全把觀光美食全都畫上了,比台南旅遊中心依蕾特贊助的地圖還清楚,字體又大,我之後就拿著這張地圖到處逛,真是太好用了。

跟老闆娘聊了起來,她說手繪的古蹟都是一個老師畫的,之後可能會出書,目前店內還有販售她的古蹟燙金明信片。談到高雄最近來不及審核就被拆的古蹟,老闆娘說台南也是過來人,但現在台南人對於古蹟比較有保存意識,在地的居民都有一份維護的熱情,老闆娘本身也對台南相當有愛,所以才印製了地圖發送給遊客。店內也有台南政府出版的文化刊物及DM,代表福吉雅這個小店也是文化的散播地。

離開時看到門口旁的鏡子上有許多布丁的紙蓋,上面創作了很多小巧的圖繪,也讓我再一次感覺到這是間溫暖的小店。下次再來吃布丁吧,還要跟老闆娘再多聊天。

府緯街無名餐車&米粒手作飯糰

住在台南,每天我都還滿期待早餐的,以前住家裡愛吃不吃,早餐和午餐一起吃,或是吃媽媽弄的五穀雜糧漿就當一餐了,偶爾買吐司吃豐盛一點洋蔥炒肉配炒蛋,還要來點蔬菜,營養均衡。

我是個太陽起床身體也會甦醒的人,文學家窗戶很多,日光透過窗簾透進室內,我每天六七點就醒了,八點肚子餓就一定要出去覓食,每天都期待今天要吃那一家的早餐。五妃街上有名的早餐店很多,五妃三明治、紅記早餐、鐵牛早餐車,還有剛搬家的阿杰蛋餅,完全就是早餐店一級戰區。府緯街上也有台南老牌連鎖千香漢堡,但是我的心頭好則是千香漢堡斜對面的無名餐車,第一天早上我路過就被滿滿的人潮吸引,想說改天也來買買看。沒有內用區的餐車,早餐店有的漢堡、蛋餅、紅茶奶茶一樣不缺,但我這個人懶得等,喜歡拿架上現有的餐點就走,於是琳瑯滿目的水果三明治、蛋沙拉三明治、還有看起來超可口的地瓜芋頭三明治。

我第一次來買的時候才八點半餐點已所剩不多,除了架上的蔬果三明治,阿姨還熱情的打開保麗龍盒讓我看還有其他口味。吃過地瓜芋頭三明治、三杯雞吐司、蛋沙拉三明治,地瓜芋頭一咬下去鮮黃的地瓜泥和自然純色的芋頭泥不會死甜配合溫潤的沙拉醬,真是人間美味。三杯雞不是雞塊,是碎肉用三杯去炒,甜甜鹹鹹的口感吃起來很特別,如果包在飯糰裡感覺也超好吃。

那天要搭公車九點才出門,結果只剩一個雞排漢堡,圓圓的雞排再加上一顆荷包蛋,裡面的醬也很剛好,不會貧脊到變得很乾,真的是每一道都好吃,搭配得也很營養,價錢又很實惠,難怪還沒到九點就賣完收攤了。


沿著永寧街往東走,忠義路口有一家我喜歡的「米粒手作飯糰」,第一次拿到手中的御飯團是熱騰騰的,店家現點現做,只賣早上和下午兩個時段,生意不錯。第一次吃我點燒肉口味,因為鮮蝦蘆筍賣完了,聽說這個最熱門,最早被掃光。脆脆的海苔,搭配熱騰騰的米粒,一口咬下裡面的燒肉小黃瓜魚卵全都吃得到,非常新鮮,配料也很扎實,不會說咬下去只有頭有料,尾都沒料。綜合口味的裡面包玉米鮪魚起司魚卵,也是超豐富的啦!菜單上都有寫每種飯糰裡面的配料,聽說還可以客製化飯糰裡面的餡,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吃到不喜歡的。我好怕米粒養刁了我的胃口啦,吃了這個現做的飯糰以後,怎麼還能接受便利商店冷掉的御飯糰呢?


靜謐聖光:聖若瑟天主堂

第一天到達文學家的計程車,怎麼都找到不到71巷的位置,後來才知道報路的大地標應該要說天主堂才對。從房間的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天主堂美麗的庭院,因為高低差的關係,午後在一樓客廳寫作,總會聽到有阿嬤帶孫女到天主堂散步的聲音,距離非常近。

某日早晨吃完早餐,望見天主堂後方的圍牆,於是興起想要進去參觀的念頭。

南寧街聖若瑟天主堂的歷史要追溯到1952年遣使會華克施神父來台南開教,原先是租用中正路的一幢樓房,後來1956年南寧街的會院落成,目前的會所則是1967落成的新堂。停車場的牆面上有一幅耶穌善牧的圖,因為很開闊,所以也可以從這裡進來,不過真正的門口是一個小巧的鐵門,開著半邊,從鐵門進入就可以看到門口正對著天主堂的垂直線。

首先看到前方聖若瑟的雕像,後方地上有個魚,象徵基督徒彼此辨識的符號。本堂的建築正面兩個大十字架互相對稱,正中間的上方也有一個十字架由「聖若瑟」、「天主堂」三個金色字體護持著,有簡約對稱之美。進入本堂會被迴廊灑進來的陽光所吸引,原來是斜板牆的概念,從外面看更明顯,像是正反等腰三角形交錯著,採用空心磚,採光和通風都非常好。與迴廊相對的落地窗,是用黃綠兩色的壓克力板互相交錯,有層次和映襯之美。

從側邊進入聖堂才發現左右兩邊也有禮拜區,加上中間的禮拜區,可以容納相當多信徒。聖堂中間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的塑像,左右兩邊有耶穌和聖母像。最特別的是挑高的聖堂抬頭一看正中央有個十字架燈泡,非常獨特。

離開會堂,右側有個中國風的涼亭,是華克施神父的墓地,神父於1963年過世後,信徒感念神父的恩澤便在上面蓋一個四角亭以資紀念。四角亭的前方有個聖母山的造景,這個造景像是個小花園一樣,我發現這造景的後方就是文學家的曬衣場,只一牆之隔,難怪我常聽到信眾散步聊天,以及樹上鳥叫聲。

本堂的左側是一長排的教友活動中心,有從一樓戶外通往二樓的長樓梯,設計也非常南洋風。

門口一進來的右手邊有一棟二層樓建築,米黃色和白色搭配起來很典雅,忍不住讓人多看一眼,原來就是第一代1956年落成的遣使會台南會院,女兒牆為巴洛克風、哥德式風格、西側迴廊圓柱下寬上窄形式,是希臘羅馬圓柱風格,整棟建築是新古典主義的風格。

我沒有去參觀活動中心二樓的文物館,不過光是本堂還有庭院就已經讓我嘆為觀止,有種聖潔靜謐的感動,加上建築保持的相當完好,又富有巧思,不懂教義的我還是能體會當初他們在設計時的用心。雖然我不是信徒,但是教友都很歡迎外面的人來參觀。

天主堂庭院的植栽樹木修剪得很整齊,住在文學家的我,早晨往往被窗外的鳥叫聲喚醒,打開窗看看天主堂的綠意,彷彿城市中還有一塊淨土,讓浮躁的心情都平靜下來。

飯後散步:藍晒圖文創園區


搭公車回宿舍,經常在新光三越新天地的站牌下車,新天地對面就是藍晒圖文創園區,距離宿舍大概三百公尺不到的距離。在外用餐後,我通常都會到這裡來散步。原本在海安路的藍晒圖,以前也拍過一些照片,後來原處塗掉,將成為文創地標的藍晒圖移到現地重製,這邊原本是舊的司法宿舍,後來台南市政府將這片荒廢不用的宿舍整理起來,讓文創團體進駐。

除了正門立面的藍晒圖在夜晚會打上藍色的光束,和對面富麗堂皇的百貨公司遙相對望,每座宿舍的牆面上也都畫上了大型的彩繪圖案,成為遊客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我很喜歡這幅松鼠的彩繪,松鼠的絨毛一根一根栩栩如生,水汪汪的大眼睛在午後的日光照耀下,像是不小心被發現偷吃東西的小傢伙,不過牠手中拿的好像是老花磚,並不是食物啦。園區不大,有些巧思,每一幅彩繪的意境都不同,靠近國華街的出入口是一幅上面有全台首學的書,下面則是貓咪撐起,象徵台南是一本讀不盡的好書,而藍晒圖文創園區也是浪貓的家,在角落可以發現給浪浪吃飯的鐵碗,而這些NTR的浪貓都跟這邊的居民其樂融融的一起生活。

拍照途中發現了一個推銷東西的大哥,這人我以前跟他買過筆記本,說是有領身障手冊,賣一些零散的紀念品來維持生活。每一次總會遇見他在火車站、孔廟,各大台南景點推銷。現在換到了藍晒圖這邊,只是他改賣咖啡,聽說是裝在隨身的袋子,餐點通常都有時效性,為什麼不繼續賣沒時效性的筆記本呢?不過台南這個觀光勝地,總是會看到很多街頭藝人,或是奇特的人,只要他們不傷害別人,這個城市總有他們可以營生的一塊地方。

每一格的宿舍,不同文創團體進駐,都將自己的門面打扮得各有特色,有些人花枝招展,放很多古物吸引客人,有些人在玻璃上簡單畫個鉛筆畫,有些人搭配自身的風格放些櫻花樹。
因為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玻璃門,看起來有點距離感,對我這種害羞的人來說,要推開那道門真的要很有勇氣。不過店家的人都很好,像是我鼓起了勇氣推開目目文創的門,因為被他們已經過期的活動吸引,這是間專門在保存聲音的團體。店員很細心的跟我介紹他們的活動,還有推出的聲景明信片,前面是場景的手繪,後面有QRCode可以掃出他們某天在這個地點錄下的聲音。還可以客製化聲景明信片,價格非常的親民。

店內還有互動式的聲景遊戲,投個二十元在無臉男手上就可以玩了,有好幾個需要闖關的關卡,當你消除圖中的光點就會有相對應的聲音出現,要做到指定的項目才可以闖到下一關,我這個看不懂規則的人只能一直跟店員求救,途中還打到好幾次無臉男的存錢筒,讓他一直哀號。

進去了一間小店開始有了信心,於是走到隔壁的「京都奈本舖」一探。一推開門就聞到撲鼻而來的茉莉花香,店員小姐正在裁布,鼓起勇氣跟她攀談,她說我是第一個說中是茉莉花香的客人。這間店舖是主打日式和風零錢包的,也有把零錢包做很大,再加他們特製的鏈子就可以變成一個斜背包。小姐說她們很多的布料都是從日本買和服,再用和服布做成零錢包。甚至還有用和服腰帶做的,有些花紋很特別,通常如果一個腰帶可以做5個包,但花色特別的,可能甚至一個腰帶才做成一個包。像小姐正在裁零錢包的布,相同大小要裁6片才能做成一個,真的好費工阿。他們也有進口日本的品牌,是用動物皮做的零錢包,還有使用印傳技術上色的,小小一個布包,學問真的很大。聽說這家已經開了不少分店,本店是在國華街永樂市場附近,那邊商品比較成熟華麗一點。想到去日本的時候也曾買過這個零錢包送人,沒想到臺灣就有人做,而且花色工法都不輸給日本。

園區內還有我喜歡的書店「聚珍臺灣」,走進聚珍,像是複合式的書店和文創商品店,有很多古地圖、攝影照片,跟台南有關的一切,還有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現代藝術台灣(陳澄波)等桌遊,是文青會喜歡的店,二樓是文化單位的出版品,這間聚珍空間比較小,前方還有一間大的,結合飲品和書店,裡面多是公家單位的學術出版品,或是文化歷史相關,看起來店家選書有一套標準是比較硬底子的。剛好店長在跟一個可能是常客的人在講話,說新引進了刷條碼機,一刷就可以看出定價,因為怕客人誤會這裡的書沒有打折,因為幾乎一半的獨立書店書都沒有打折,所以以前還有將價錢貼在書後面,但是撕下來很麻煩,所以才引進了讀條碼機。這裡的書很多都是公家單位進貨的,打折的話書店真的有賺頭嗎?店內共有三個員工,遊客多是逛逛多,消費少,希望公家單位有給他房租便宜,不然一間書店在這個人人都只閱讀手機的年代真的很難繼續經營下去。

不管去那,住南寧的日子,有閒沒閒總會路過藍晒圖,看看觀光客,看看浪貓小黑和斑斑,如果遊客的目光都聚集在一處,一定是浪貓又出來賣萌了。從藍晒圖仰望新天地的圓塔屋頂,新與舊,繁華樸實,一個街口便有共榮的風景,真的只有台南做得到吧!

豐古綠意:南門公園&台南放送局

查GOOGLE地圖時偶然發現樹林路過去有個古蹟「台南放送局」,於是吃完午餐就過去勘查一下詳情。不去則已,一去驚人,原來放送局位在南門公園裡面,而南門公園顧名思義就是台南府城大南門的舊址,沒想到南門的遺跡還保留得相當完好。

平日下午,清潔人員正在放送局周邊修剪樹木,1932年落成的台南放送局,現在是委託南藝大作為南門電影書院使用。日治時期在臺灣建了6個放送局,是播放廣播所用。台南放送局跟我之前去過的台中放送局建築外觀不太相似,說是現代主義過渡時期的作品,有點洋房風格,突然發現跟長崎的哥巴拉花園裏面的建築還滿像的。走入館內,裡面陳列了一些舊膠捲、電影放映機,還有修復的影帶,跟電影相關的舊式用品。還有一面用外國電影海報成的海報牆。我很喜歡他的樓梯,樓梯旁還有通風的圓孔洞,都是當時的建築特色。走上二樓有間展示區,還有一間鋪著榻榻米的和室,要脫鞋才能上去。這裡是以前的播音室,天花板上寫有「台南紀行」、「紀佐佐木商店行」、「大阪中川製核部」的商品印記,是日治時代供貨廠商背書掛保證的證據。一長排的窗戶,還有窗框上透氣的圓孔洞幾何造型,兼顧通風和採光的設計,典雅又實用。從窗戶望出去,南門公園的樹木綠意盎然,仿古的綠色燈罩顯得一切愜意悠閒。真的好喜歡這個地方。南門電影書院每到假日也會播放一些影片,小包廂只有24個位置,要拿號碼牌才能入座,電影播放前工作人員會回收號碼牌,我在包廂內看了「在島嶼寫作」楊牧的一首詩的完成,看完都想回宿舍寫詩了。

南門公園很小巧,但裡面可以觀看的實在太多,滿地的黃花,原來是盾柱木的花瓣隨風飄落,一旁還有柚木、樟樹,公園裡穿著洋裝的老婆婆正繞著樟樹運動,松鼠一溜煙就跳上跳下,除了麻雀還有叫不出名字的黑白鳥,午後阿伯在石椅上坐下,自得其樂的吹著口風琴,真是充滿著生命律動的公園阿。

參天榕樹,跟城門遙遙相望,大南門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間,道光年間張丙之亂後才加了外面的月城,才有現在看到的甕城樣貌。可惜城門不是古蹟是戰後重建的,但月城應該是舊有的,因為是半圓形,又稱為半月城,目前是市定古蹟。

戰鬥機、民航機飛過頭頂,站在城牆上還可以看到鄰近小學的操場,旁邊有一株開得正炙紅的鳳凰樹,真的是一伸手感覺就可以摸到。下了城樓,來到碑林區,真是大開眼界,幾乎所有的重要的碑林都被聚集在這裡了吧。一查原來是1935年臺灣博覽會日本人先收集45個古石碑放在這裡,稱為南門碑林,戰後又從赤崁樓搬來一些,所以造就這盛大的碑林。這些真的是無價之寶,雖然有些字跡因為風化而辨識不清,但有些還是清楚可見。大部分是清代的石碑,也有些日治時代的,最早的是乾隆時期,喜歡研究歷史的人一定要來這裡看一看這些見證歷史的碑林。

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詩]不努力的話會很輕鬆喔


不知不覺
日子過得有點細碎
像是路上的窟窿
剛輾過一個
又發現新的一個
剛填平一個
又爬出一個
站在平地上
也會突然陷入一個黑洞
如果真能穿梭
也就賺了
但大部分的洞
都是賠錢貨

誰造了這個洞
要找誰訴訟
都是花費力氣
沒人說生存很容易
就把生活過難了
如果一個洞
不只是洞
是個通道
像安迪在監獄裡挖的洞
洞挖在聖經上
挖在一個美女的身後
大家只看到了美女
他看到藍天大海沙灘
從破掉的洞
他看到美好的夢

細碎的日子
輾過一個又一個不平的洞
握緊龍頭
就不會被凹凸拋飛出去
那個洞
有另一個洞可以出去
閃也閃不了的洞
就住下去
住不下去
就會上去

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藍曬圖浪貓小黑

第一次在藍晒圖園區看到小黑,他正在文創商品店前的人行道上呼呼大睡,我就靠近拍牠,因為貓警覺心很重,所以我一開始不敢靠太近,但隨著我愈靠愈近,小黑都完全不為所動時,我開始擔心小黑的生命值了。直到我真的白目的在牠身邊徘徊太久,牠露出不耐煩的凌厲眼神瞪我,有種「看啥!」的怒感,我才確定了小黑的生命指數超高,還是隻有NTR的浪浪。

再一次遇見小黑是在下午,遊客慢慢聚集,有兩個女生很興奮的在拍小黑,其中有一個小姐全身穿黑,試圖蹲下跟小黑合照,小黑在園區的地上悠閒的趴著,也不躲,乖乖的讓人摸頭,還瞇起眼睛看起來非常舒服。想來是生活在城市中,也不怕人了。不過後來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有一對小男孩兄弟竟然試圖用腳趕小黑,還拿園區的石頭丟小黑,小黑跑得超快,逃的途中才發現原來還有另一隻夥伴。小男孩被制止後,還是不斷的丟石頭,真的很欠揍,難道沒有人告訴他們要愛護動物嗎。這些在外流浪的毛小孩,親人很好,但是也隨時面臨著危機四伏的世界,還是希望牠們保持一些警戒心。

餐車午茶:銅鑼燒與木瓜牛奶

離開南美館,我前往忠義路二段的冰果室,為什麼一定要來這間冰果室呢?去年在安平樹屋看了川島小鳥的台南攝影展,看到照片中的模特兒就是來這間吃冰的,但我後來怎麼GOOGLE都遍尋不著,似乎沒有網友推薦。可是這古早味看起來透心涼,一定是隱藏版。抱著忐忑的心,騎到了這間蜜餞店旁邊的不起眼冰果室,老闆娘正在修改衣服,我的面前還擺著滷味,看著菜單有炒飯,旁邊有冰櫃,真的完全是複合式的老店阿。問阿姨有沒有賣飲料,點了木瓜牛奶,阿姨就起身去幫我尬了。等待的途中我觀察這小小的店面,頭上有「木瓜牛乳500cc,請上二樓的招牌」,雖然請上二樓被畫掉了,但似乎以前是一間生意很好的冰果室。

騎回宿舍的路上發現路邊有一個小攤販,遠看誤以為是賣紅豆麵包,我還滿喜歡紅豆麵包的,於是跟老闆詢問,他才說是賣銅鑼燒,我猶豫了一下買了一個抹茶紅豆,結果結完帳發現有個阿姨路過阿櫃來買,應該是老主顧。


回到宿舍一吃,驚為天人的木瓜牛奶,完全沒加糖,超醇厚的,而銅鑼燒也是綿綿密密,裡面的紅豆吃得到顆粒也不會太甜,真是太完美的下午茶了。

上網一查才知道「阿櫃銅鑼燒」已經營業一年,小有名氣,也有接大量的訂單,平日就在永福路一帶販售,騎著鐵馬後面一個小櫥櫃裝著自己新鮮出爐的商品,等待客人垂青。想到了從台南起家的糯夫,漸漸知名到成為一個引人排隊的觀光地點,媒體大肆報導,如今發展到宅配訂單。我想台南是適合做夢的地方,也是適合美夢成真的地方。

小吃正餐

「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台南小吃,每到假日吃美食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台南生活,不用跟觀光客擠,平日可以隨興走逛,肚子餓了轉角遇到一間看起來不錯的店家攤販就進去,永遠不用擔心會沒有東西吃。

三點的福記肉圓人潮不多,大概四五桌客人,學著前面的人到點餐處點餐,一份是兩顆,目前是42元,看到前面有人點三顆的,原來也有三個的選項阿,下次可以來客製化。

福記肉圓是南部肉圓,用蒸的,不知道是不是米漿比較多,所以比較白,也比較沒有彈性,跟我習慣的高屏肉圓皮可能加了一些番薯粉有點透明感不太一樣,也沒有加甜甜的番茄醬。不過裡面的肉塊是一整塊的豬肉,咬起來很扎實,還提供豬大骨清湯自取,跟高屏一樣佛心。我覺得兩顆恰恰好,這樣才有胃,再去吃其他的小吃。

住在南寧,附近有許多知名的小吃,那晚到全聯去採買一些日用品,發現一家名叫「大菜市包仔王」的麵店,過了九點還有許多人進去吃消夜,決定隔天再來一嚐它的滋味。

送上來的乾意麵看起來很白淨,有淡淡的醬油味,上面幾片乾肉片,攪拌一下,有豬油的醇厚,但吃慣了肉燥的乾麵比,滋味略顯清淡,喜歡吃辣的人可以在家辣油,我還加了一點醋來提味。餛飩湯裡有四粒圓圓的餛飩,感覺像高雄的鮮蝦餛飩會包成的樣子,咬下一口,口感很奇特,似乎是因為瘦肉偏多所以粉粉的,不像習慣的那樣肥瘦混合。這麼說來,福記肉圓也是瘦肉為主,感覺很真材實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台南人比較好野(府城),所以都是瘦肉取勝,不加些便宜的肥肉來混合,所以口感都相當獨特。

住西門路附近,怎麼可以略過西門圓環名產「阿堂鹹粥」呢?選一個看起來清淡的時段,步行到圓環去吃阿堂,先前就在網路查過價錢,沒想到現在又漲成一碗140元了。明明是10點,阿堂鹹粥依舊有八成滿的客人,前面的男生點了虱目魚粥,店家說賣完了,我點的綜合粥還有。

滿滿一碗公的粥就這樣端到面前,先撈一撈有什麼料,裡面有煎過的虱目魚碎肉,但可能是人工剝肉,所以還會有小魚刺要挑掉,還有蚵仔、小塊虱目魚肚(無刺),這幾天吃台南的湯底,感到很特別的是他們都用韭菜碎來增加香氣,咬起來也有脆脆的口感,跟高雄的湯多用芹菜碎是不一樣的感覺。本來以為這麼一大碗粥很難吃完,但慢慢吃總可以解決的。台南的粥多是飯湯,不過聽說阿堂的粥是用米慢慢熬成粥的,所以吃起來比較溼軟,飽足感也很快就退去。原本是覺得很貴,畢竟140元都可以吃很多蝦子透抽的海鮮粥了,不過虱目魚還要煎又要剝成碎,工錢應該也要加上去,口味是好吃的,但久久吃一次就夠了。

出外人,麵食似乎是比較方便的選擇,尤其台南到處是意麵、鍋燒意麵,鱔魚意麵,早餐如果再吃個蛋餅三明治就整天都是麵粉製食品。但我是米食愛好者,早餐也愛吃傳統市場內的肉燥飯,所以就決定來去孔廟附近吃廣仔虱目魚丸。燙青菜、小碗肉燥飯加魚丸湯,總共70元。魚丸滿脆的,湯裡還加了油條增加口感,也有加韭菜提味,肉燥飯看起來肥肉很多,但是吃下去並不會太膩,坐在騎樓下,享受一個悠閒的府城早晨,府中街的商家還沒開,店家門口的鳥叫聲啾啾,遠方的文學館正在呼喚我的光臨。

美的聖地:奇美博物館

搭上5號往大甲里的公車前往奇美博物館,沿途經過台南空軍基地、台南機場,原來每天飛過宿舍屋頂的飛機都是從這裡起飛的阿。車子開到台南都會公園奇美博物館台一線的門口,遠遠的就看到一個雕像在迎接我。

走過馬路,向上仰望這尊「鐵修斯戰勝人馬獸」原來有一段故事,法國浪漫主義時期著名的雕塑家巴里的一群美國粉絲,在1894年時集資製作了這尊雕塑,獻給巴黎聖路易島上作為巴里紀念碑,不過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拿去鎔鑄成武器,1999年巴黎市政府想要重建紀念碑,便和奇美博物館商借館藏中型的「鐵修斯戰勝人馬獸」,翻鑄成兩尊大型的雕塑,一尊回到聖路易島,一尊送給奇美博物館,所以現在才會有這尊雕像放置在入口處。

兩旁修剪齊整的樹木,櫛次排列,從中央望過去遠方的博物館建築,美麗的像是宮殿等待遊客進入。走入樹蔭下,遠望過去的樹木枝葉漸黃,與這排的深綠形成不同層次,在涼椅上坐下歇息,美得跟印象派畫中的風景一樣。



阿波羅噴泉在烈日下能消一點暑熱,被黃色馬鞍牽住的馬奔騰的樣子,彷彿真的要濺起水花,往前方直奔而來。

從這個點拍奇美博物館,是一個絕佳的方位,剛好位在正中心的垂直線上,往前走經過奧林帕斯橋,兩旁的雕塑是希臘神話裡的眾神,有宙斯、荷米斯等,這些白色的眾神石雕在這邊迎接遊客,完全有如走在星光大道一樣的尊貴。

一大片開闊的廣場,地板搭配菱形草坪錯落著,為灰白色系的空間點綴一點色彩。這裡是拍照熱點,許多人撐著傘都把傘丟在一旁跟建築物猛拍。

結合古希臘的三角楣柱和入口列柱,還有古羅馬時期的圓頂設計,廣場草坪的幾何圖形拼花是現代設計,奇美博物館是一個新舊mix,混合出一個氣勢輝煌的建築物,也展現了21世紀多元文化的風格特色。

進入大廳,圓形的穹頂和華麗的長樓梯,又是遊客拍個不停的取景地。



買票通過閘口就不能拍照了,裡面的冷氣很冷,為了保護藝術品空調大概都在22度上下,所以雖然夏天外面很熱,但來參觀博物館還是要多帶一件外套。

動物廳燈光調很暗,鎂光燈都照在動物標本身上,非洲象站在最前面迎接觀眾,很多人忍不住就想拿手機拍照,但是會被志工制止。小朋友看到動物就受不了,一直叫牠們的名字,非常雀躍,好像來到動物園一樣。看到互動的螢幕墊腳也要按到,童言童語的問一些大人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奇美的標本都是真的,有經過特殊防腐還有標本師作生態表情才能栩栩如生的呈現在眼前。好像很難跟小朋友解釋什麼是標本,不要讓他們聯想到動物死掉是不是會比較好呢?

動物廳的對面是兵器廳,兵器雖然是用來打仗用的,可是很多貴族的兵器也是裝飾品而已,像十字弓上雕刻得如此細緻,誰真正作戰會用這特殊工藝做的武器來開打,還有日本的大鎧一件30公斤起跳,將軍穿了這鎧甲真的只能坐鎮,動也難動一步吧。

一樓樓梯前面有個羅丹廳,裡面有仿羅丹真人的立像,但身高看起來好像不怎麼高,大家都知道羅丹是個花花公子,拋棄自己的學生卡蜜兒,還害卡蜜兒發瘋,我真的不想相信真實的羅丹是個胖胖的中年人,只能說才子不管長相如何都是風流的。羅丹的名作「沉思者」就擺在正中央,想不看到他的肌肉線條都很難,最好是繞一圈,才能見到光影在雕塑上流動的感覺。沉思者是創作者的象徵,好吧,我找不到靈感的時候也是這樣頭抱著燒吧。

一樓的大道還有很多雕塑品,其中有一尊是叫哥黛娃夫人(Lady Godiva),沒錯那個很貴的巧克力品牌Godiva就是以她命名。還有一尊很顯眼,很像在搶籃板球的金光閃閃雕塑品,大家一定猜不到他的名字。我最喜歡的是放在玻璃櫃裡一個抱著雞臉皺在一起的小男孩,表情很可愛,很想叫他「快放下那隻雞!」

光走一樓要仔細看完,大概要花兩個小時吧!腿也痠了,可以先到外面禮品部後面的克里蒙納餐廳吃個午餐再戰,如果口袋比較麥可麥可,想享受愜意的下午茶或套餐的,也可以在二樓的信息餐廳用餐。

二樓的樂器廳是我的最愛,名琴廳的冷氣超強,但每一尊放在展櫃裡的小提琴看起來都閃閃發亮,大家最喜歡問價錢,志工都會跟你說這是無價之寶。除了展櫃裡的小提琴,還有螢幕播放小提琴製作的過程,另外還有百年製琴工坊的展示,只能說提琴製作真的是一門藝術。

來到樂器廳,有大型的自動演奏樂器,還可以花20元去看專人操作的場次。我覺得自動演奏樂器真的太厲害,能把真的樂器鎖在一起在搭配機械操作和紙捲音筒,有些是投幣就會自動演奏,有些需要人工轉動才有聲音,但是光看小提琴自己觸動琴弦我都要起雞皮疙瘩了,只能說有發明家真的很重要。

走入管弦樂團有很多LED面板,上面有音樂家在動來動去,有人在解說自己的樂器,其他面板裡的人就會擦樂器之類,到了整點,他們都會坐下來聚精會神的演奏一首樂曲。這些音樂家都是國家交響樂團的團員,在錄影的時候應該很不習慣吧,長笛的演奏者還一直偷看鏡頭。演奏時大家都非常專注,〈莫爾道河〉真的好聽到整場的人都嚇到愣住,其實這展區是可以隨意走動的,方便觀眾就近觀察每個樂器,真的沒有這麼近在演奏者演奏時看他吹單簧管,很喜歡這樣的設置,覺得音樂也離我們近了起來。

最後一區是世界民族樂器,把各國各地的樂器都展示在這裡,還有些有影片可以看,要蹲下來才聽得到演奏的聲音,影片感覺很久遠,看來是很珍貴的畫面。

雖然說只剩一個藝術廳還沒看,但腳已經快廢了,先找個地方坐下,享受一下從天花板灑下來的日光。外面正熱著,天氣愈好透光的大道日光充沛會更明亮美麗。有帶著臂章的一行人正在探頭探腦討論,原來是奇美博物館最近推出的實境遊戲穹頂計畫,在博物館內組隊尋寶解謎,有興趣的人可以報名參加,感覺可以玩滿久的。

休息夠了就往藝術廳邁進,第一廳的藝術品大部分是宗教作品,有很多聖母子像,還有聖經故事。第二個展廳則有很多大型的人物畫像,還有很迷你的荷蘭風景畫。第三廳牆面是藍色的,感覺就很夢幻,這一廳展出洛可可浪漫風的作品。下一廳是鮮艷的大紅色,有很多漂亮的畫像都集中在這一廳,布蘭濟夫人、賽姬、黛尼希雅,最特別的是有兩幅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畫「慈愛」,原來一張看起來比較粗糙比較有痕跡的是原畫,工法完美看起來比較精緻的是後人的複製畫。原本奇美博物館先買到了奧匈學派的複製畫,後來才又買到了艾梅林的原畫,為了比較不同特點,於是兩幅都一起展示。

通過中段來到大家都在抬頭的展廳,原來是天花板上有一幅巨大的畫作「音樂的寓意」,這個是本期主打,大家來到這裡都要仰望他的神聖。下一廳是模仿19世紀的沙龍,那些精緻的沙發、家具、吊燈看起來好奢華,沙龍女主人在此開趴宴饗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們,真的是尊貴的活動。

五光十射完,來到比較平民農夫工人的展廳,杜培的「豐收」就掛在通道前方的牆面上,我還是比較喜歡平易近人的巴比松畫派阿。

最後一廳很多人都會忘了逛,就是在羅丹廳上方的二十世紀廳,這裡可是有很多大人物的作品阿,畢卡索的陶盤、米羅的雕塑、竇加的雕塑,沒想到這些繪畫大師也會雕塑吧。還有一幅3D效果的作品,角度不同看到的畫作也不一樣,真的是超前衛的。

逛完博物館,忍不住去看一下禮品部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帶回家作紀念。之前朋友有來買名片盒,看起來真的美觀又實用,但我現在不需要啦。如果沒有想買的東西,也可以收藏一下紀念幣,或買個明信片蓋個章寄出去,表示到此一遊過了。



新舊互挺:等待來的南美館

在開山路吃完早餐,原本要去臺灣文學館的,走著走著,轉角突然發現了南美一館。前身是日治時期台南警察署的南美一館,戰後延續作為警察署之用,卻將外牆的土褐色用紅漆全面上色,日後改隸屬為台南美術館後,花了很大一番功夫將牆面的紅漆全部洗掉,才還原本來典雅的建築顏色。

跟林百貨一樣,1931年建築完工的台南警察署是由梅澤捨次郎所設計,出現在柱底的八角石都從歐洲進口,立面上每一片磁磚都有十三條溝,還加入不知何種礦石,作工相當細緻。走入南美一館,所看到的木門和木窗都是舊有留下來的,我忍不住一直去摸樓梯的八角柱和鋼圈,都有一股陳舊優雅的風格,墨綠色階梯搭上土褐色扶手面,洗石子的地板有一些新舊參雜的痕跡,充滿了歷史感。

大廳牆面上掛著鎮館之寶顏水龍的「熱帶植物」,這幅畫是顏水龍於1972年所完成的大型馬賽克拼貼作品,圖中有許多南國特有的農產品香蕉、鳳梨等,主體則是顏水龍最喜歡的向日葵,南國的花果植物在菱形白雲下,伴隨兩隻鴿子在藍天一起欣欣向榮。

這幅大型作品後來被顏水龍的友人小林平一帶回日本收藏。日本311地震後,小林平一的家屬感念臺灣人的慷慨義行,決定完成小林平一的遺志,將收藏的作品贈還給原本土地,於是輾轉引薦到前台南文化局長才促成捐贈給南美館的美事,一開始原本要捐給另一個美術館,卻被當成詐騙,也算是一個小小插曲。


南美一館因為是古蹟改建,展間都小小的,中間有個中庭,正中間是一個巨大的老榕樹,因為老榕樹太過龐大,盤根錯節容易蝕底,造成建築物的危害,但是維修的建築師還是決定續留這棵樹,再用基底補強的方式,讓這棵樹可以繼續庇蔭著古蹟,庭院也放一些陽傘當作休憩區。但原有的展示空間略顯不足,於是在古蹟的右側建一棟新的建築物,兩相連結,於是天臺看到的白色三角柱就是用來支撐建築,又兼顧美觀。

新館舍跟二館一樣,展間都是白色牆面搭配英文字母,我去的時候正好都在換展,但也參觀了原本古蹟整修拆卸下來的舊物展,還可看到原本屋桁的設計,還有這個街區原本的歷史變遷。

原本是威嚴肅穆有距離感的警察局,如今可以化身為常民都能自由進出的大眾美術館,歷史建物與藝術的結合,在21世紀迸出新的火花,在台南這個片地古蹟的城市,顯得日常無礙。

午後的第一站:南美二館

午後的第一站,來到南美二館,走上人行道,下午三點日光照在全白的建築物上,更顯得刺眼明亮,想要喬一個好的拍照角度,卻抵不過太陽的斜射,看到一群手牽手來校外參觀的小朋友,不畏日頭開心大笑的樣子,非常純真。遠方還有穿著全黑婚紗的新娘在拍婚紗,今日的白色給了南美,為了映襯出自己的美,就選了出眾的黑,也是非常耀眼的獨一無二。

門口一位穿著洋裝的女孩,正用對著自拍架上的相機自拍。楊英風《分合隨緣》的不鏽鋼雕塑作品擺在正門口,光滑表面可映照出周邊的景物與自身融為一體,有聚散隨緣的意境,遊客坐在雕塑作品旁邊滑手機,或是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紀念照,是很受歡迎的打卡地點。

進入館內,由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的主體,屋頂採用日本京都大學獨家開發的碎形屋頂,層層疊架,除了有透氣的作用,看起來還像是光影透過樹葉穿透進來。二館的地理位置,在日治時期是台南神社,戰後成為忠烈祠,後來又變成公園、停車場,如今停車場的功能還在,地上蓋起了五層樓的美術館,與對面的司法博物館遙相對望。

有別於其他美術館一入館就是挑高的氣派大廳,南美二館設計更親民,一進門就可以看到長長的電扶梯,著重於實用。展間以黑色的英文字母區別,白色的牆面搭上黑色的英文字,或是展覽的紅色字體,顯得俐落又顯眼。


開幕展「臺灣禮讚」,主要是以臺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為主,分為八個主題,油畫、版畫、複合媒材都有令人驚奇之作,我最喜歡的是「書寫墨意」這一展間,裡面有很純粹的書法作品,也有層次分明的山水畫,使用的色彩如此淡雅,卻能夠造就豐富的韻味,真讓人讚嘆。

二館的鎮館之寶就屬於廖繼春的「台南公園」,還另闢一展間單獨擺放,原由企業家在拍賣會場買入的「台南公園」,得知南美館成立,特地捐贈館方收藏。整張畫幾乎只有單一的綠色元素,卻能做到深淺層次,綠意盎然,果然是大家之作。

除了鎮館之寶,還有「南薰藝韻」的專室,展出陳澄波、郭柏川、許武勇、沈哲哉四位大師的生平和作品。

每一次走出美術館,就覺得跟兩小時前的自己不一樣了。

並不是手機裡多了幾張照片的那種增加,而是心靈上有種提升的感覺。許多年輕人在展間外等一面白牆空出來可以卡位拍照,許多中老年人對著每一幅藝術品仔細拍照,存在手機裡的照片只會有一兩張被反覆觀看,或許得到幾個膚淺的讚,但最終能夠留在腦海裡的才真正成為自己的寶貝。

[詩]我選擇的那種關係

有時候像海和雲
一個在上面繾綣
一個在下面漂流
撩撥總是碰觸不到的寂寞
魔鏡還有它的觀眾
你不定
我再怎麼誘惑
都無法映上任何的想說

有時候我選擇的那種關係
是牛和鷺
我站在上面
你慢慢吃草
我挑出你瑣碎的害蟲
吃掉你想她的念頭
你餵飽我
卻不知道我不想要合夥
想要你轉頭看一看我

有時候我選擇曇花和蜜蜂
感動有來過
太快卻停了
你幫我把一瞬繼續播種
太美麗的畫面都是不求回報的支持者
你餓了
忍不住信仰我
拿光了
允許你拋下我
再在下一個地方重生我

說太多
太多形容你聽不懂
你想問那麼多關係了
為何依然孤單北半球
我選擇的那種關係
後來都沒有選擇我
我才能繼續選擇
我只能繼續選擇

[詩]還存在

原來的長髮落光之前
先削短了
第一次見面你已病了
卻從來不覺得有不健康
新冒出的短髮微捲
牢牢的你戴口罩
牢牢的
你說話的手勢和聲調
牢牢的
還記得你的笑

生命有了不安
睡了就醒
生命有個瞬間
一睡不醒
生命無法預知
何時終止
多搶了一些時間
你讓時間活過
活過的時間像多流了一倍
像多活了一輩

離開後的祝福
你都聽不到了
那些有你的照片
我們還看的到
一個人的存在
不是心跳
是存在他人記憶裡的笑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大林蒲

拖板車經過的中林路,一輛車就占滿了一條車道,快車道上的柏油路長年承受重機械的輾壓,皸裂的痕跡一路延伸,地上大大的「慢」字,提醒來往駕駛放慢速度。整排的路燈,眼前一望無際。抬頭看灰撲撲的天空,沒有一絲光線。隔著花圃是被保護著的機車道,在大車呼嘯而過的同時,分隔了彼此的界線,保障小小的安全。

綠樹遮掩不住道路兩旁的低矮廠房,裡面隆隆響聲,有時又安靜得像是廢墟,不知那冒出來的難聞氣味時刻提醒著運作的事實。路上的人車並不多,如同公車上的乘客一樣,大多在職訓局下車,之後就只有寥寥幾人和我們繼續往大林蒲前進。我們的目的地是包夾在這些工廠底端的小小村落,到達之前很難想像這裡還有聚落,以為一路下去都會是平淡無奇的工廠風景。大型的油槽出現在圍牆內,圍牆上連綿的鐵絲網,標示中油大林煉油廠到了,閒雜人等切莫進入。

前方的路牌提示左邊前往鳳鼻頭,右邊是大林蒲和已經遷村的紅毛港,前方的十字路口突然開闊了起來,沿海路往大林發電廠,拖板車要轉彎也毫不費力。六線道的道路,路旁的巨樹枝蔭遮掩,也像作為工廠煙囪的掩護。路邊開始有些小商家,用鐵皮就在路旁搭蓋起來,販賣檳榔、茶飲,經過高聳的電塔後,漸漸平靜,一整排同時期建造的住宅,同款式的茶色瓷磚立面,一樣的亭子腳,訴說一樣的過往。不要再一直走了,再走下去沒有路,會看見海,那是南星計畫的預定地,填海造陸,說要建造國際的貨櫃碼頭已停工很久,只剩工地裡坑坑巴巴的泥土地,未平的水窪混合著海水形成一個內海,內海的海不是健康的海,有青藍色的反射,是工廠廢棄物的重金屬汙染,讓它夢幻得近乎詭異,不現實卻符合環保標準的場景,始終無法符合內心的標準。

轉個彎,到那些立面保護的巷子深處走去,蜿蜒著一個村落的歷史,人都在這裡,大馬路上的都是過客。聚落的房屋大多不超過四層樓,轉進鳳林路,民宅的盡頭是一大片的空地,往右一看是一間宏偉的大廟,存在三百多年的「鳳林宮」是地方信仰的中心,廟內供奉溫府、朱府、池府三王爺,也稱三王爺廟。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廟內還有明朝製的木製香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鐘、書有鳳岫宮的創廟廟印,和百年古董芭蕉扇,儼然是台灣歷史進程的縮影。長長的階梯,對應著參拜的虔誠,廟埕的一大片廣場,戲台周邊圍繞著一些小吃攤,標誌著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廟為中心擴散。

我們在伯園大旅社內集會,在鳳林國小放飯,在沒有招牌的雜貨店買回凝滯在此地的時光。居住在此地的人不喜歡這裡的空氣,提起遷村,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憤怒。世代居住於此,不想離開,紅毛港的殷鑑在前,面對聚落不算少的居民,這裡是他們的根,放也放抹離。提起沿海路電塔下那個對往來車輛叫囂的男子,檳榔攤的阿姨說那是當年紅毛港遷村後流離失所的居民,補助金被騙走,又失卻了根,發了瘋,不再信任任何人。

當我們在這個聚落抱著未知的希望勘景,卻在文具店旁遇見醉倒路邊的阿伯,身材乾癟黝黑,身邊散落著酒瓶,額上嗑出了血,眾人慌亂要找前方的消防隊幫忙,才知道阿伯已經不是第一次醉倒路邊。攝影師不顧鏡頭嗑碰出擦痕,扶著阿伯到巷子裡的院落,找到了鄰居,將他放在屋內,他們見怪不怪,我們憂心忡忡。這些聚落裡偶遇的人們,不慣常遇見的場景,在在衝擊我們的心。

這裡的居民如此和善,跟鄰家的婆婆阿姨一樣關心我們這些外來的人客,對於社區的事物熱情參與的不遺餘力。我們的到來,讓他們日復一日的生活有了一股活力,他們參與演出,要我們拍出他們的困境,我們被賦予的責任看似很深,卻在一夜鬧熱的發表過後歸於寂靜。

我們的到來,無法為他們解決任何事,最多只能為他們留下遷村前居住的痕跡。就像此刻我在google地圖上回憶著當年走過的路線,回想起那些被留下來的畫面。被一把大火無情焚燒的在地文具店,是今天短暫一分三十秒的新聞畫面,卻是大林蒲人八十年來的記憶,只能留在地方人的回憶裡,留在曾在裡面淘寶的我們心中。始終是個過客,短短幾天的相聚,對這被數百支煙囪包圍的小聚落,我們離開後就只能在地層下陷的新聞裡、官員夜宿的作秀中,看到一點關於他的消息。沒有在任何景點經過的路線上,總是被人忽略遺忘的小聚落,那天我又經過鳳林宮,匆匆按下快門,照片洗出來後才發現階梯上發呆的不是遊民,是當年熱心招待我們的青年。

大林蒲的未來在誰手中?

三合院內,八十歲的阿嬤掛起了過端午節包的粽子,一隻三花貓懶洋洋地從屋頂上走過。

[詩]某某某

他突然Line我
語氣很溫柔
問我近況如何
問我池塘的蓮花開了沒
樹上的果實結不結果
冰室的芒果冰
加了青春的古早味紅茶
幾塊冰塊漂在上頭
幾顆心融化笑容

夏天有清涼的人們
甜蜜的水果
懷念的海
海淹沒了軌跡
留下的貝殼
浪花碎了
有些心情離開了
當年沒什麼
現在突然捨不得

我們都沒說 你想不想我
我們都沒問 幸福與否
曾有某個人
陪你看海
陪你過暑熱
陪你在夏天玩球
陪你淋雨在午後

最初的某個人
變成通訊錄上不會聯絡的好友
沒有近況沒有照片沒有他突然愛了某某
偶爾會回憶的
都沒跟你說
有關你的
都拋在腦後

還好他沒問
想不想我
還好你內心沒有肯定的話說
過去的好過
都已經過
過去的甜膩出牙痛
你不想再甜
你不想再痛
你摸著上顎
你舐舔傷口
有個位置是假的
某個人已不在了

當你把頭貼換了
當你變了姓名
某天他就不認得
某天當他好過了
像你現在一樣
你們從此只是某某某
不再留戀某些不值得想念的某某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熱情不限陰晴-馬祖行(下)

天氣陰,雨暫停。第二天搭上早晨八點的公車往介壽前進,獅子市場的知名店家前已排成長龍,蛋餅睇(虫)餅鼎邊糊,燕餃湯已完售,聽到有人抱怨「怎麼這麼早就賣光了?」店家回答「已經不早了!」

肉砧上殘餘的碎肉及血水,幾個鐘頭前還熱鬧的鋪頭,此時只剩花貓在攤上覓食遊走。民宿老闆娘曾說太晚去市場就沒菜可買,九點的光景許多攤位已無人跡,馬祖的早市只歡迎早鳥的遊客。

買了公車一日券,五十元可暢遊南竿北竿,只要搭配好公車班次規劃行程,無法銜接的就搭計程車,省錢又省力。

福澳港搭乘船舶前往北竿,北竿的櫃檯排著長龍,途中遇到有人發放租車名片,城市來的我們習慣性揮手拒絕,但回頭一想這裡不似臺灣,拿了名片說不定可以為自己省下些等車時間。事實證明拿名片是對的,抵達北竿白沙港,大部分的遊客都有民宿來接遊覽車等候或是租好機車,來到計程車招呼站只有一臺空車,駕駛不知跑那去了。我們只得打名片上的電話,很快就有人派車來載我們到芹壁,事先問好價錢,其實單程點到點價位都差不多,一行友人一起分攤也不會負擔太重。

芹壁聚落的石碑下方是一條長長的斜坡,道路左邊是一片美麗的沙灘海岸,海面上漂幾座浮島,最吸引人拍照的就是著名的龜島。許多遊客擠在靠海的一邊拍照,遠遠看到沙灘上有一對母女,大學生樣貌的女兒戴著耳機赤腳踏浪,母親坐在岸上石頭溫柔的看顧女兒。

斜坡上合照了花崗岩建築的芹壁聚落,號稱是馬祖地中海,對我而言這天然的石色經過海風的侵蝕依舊保有原初的痕跡,比年年需要重新上色的地中海白色建築更加有味道,由歲月來潤色,層加了更多親切的生活感。踩著石階往上,愈高看得愈遼闊,中途拍照停停走走,遇見了「解救大陸同胞」、「光復大陸」、「軍民合作」、「爭取最後勝利」的標語,刻記這個島嶼軍事烙印的歷史。

兩隻綠油油的石獅子迎接,往上爬到置高點的媽祖廟,廟面色彩繽紛,彷彿用蠟筆畫出來的彩圖,富有童趣感。廟前圍欄上一隻隻立體的青蛙也讓人印象深刻,原來是蛙身的鐵甲將軍輾轉到此,和媽祖一起保佑這個村落。就是這樣特別的緣份,主殿的右側有間資料室,收集了許多與青蛙有關的用品,日本的大眼蛙和明日蛙,還是蛙雕塑,還有鐵甲將軍的源流,讓人印象深刻。

搭上往唐歧的公車,車上坐滿了阿兵哥,上村的路彎曲顛簸,牢牢抓著扶手的我們還是偶爾被震得東倒西歪。沿路的風景有海和山麓,還有島上的屋舍和蜿蜒的公路。生活是單純的,主幹道就一條,只要再繞回這,去那都不會迷失。

唐歧的商店街有島上唯一一家便利商店,街道兩旁的飲食店,曬著一團團白色的魚麵。麻雀從天空下來,趁人不注意時三兩成群偷啄魚麵,門口的黑狗和貓互打招呼,沒有誰追逐誰的仇恨,只是慵懶的走過道路,選一方地懶洋洋的躺著曬日光浴,多想也這樣閒散,即使當了觀光客還有行程要趕,有經典要吃,有名產必買,有時候非常怕落掉了什麼就再也找不到,可是在這裡,老闆都會說下次再來。

我喜歡「再來」,彷彿他們能夠很確定未來,城市天天都在變化,大學前的店家半數都換了招牌,拍了張得獎的街頭塗鴉,兩年後回去早就被粉刷乾淨。

有人說這樣不是廣告不實嗎?不是阿,他們曾在這裡還有我走過的印記。不會被清空的東西,怪手鏟不走的還有記憶。

通過製作魚麵的工作間到後方的餐廳用餐,年老的阿婆依然手握魚麵和兒子媳婦一同加工。老闆說昨天的大雨無法曬魚麵,今天日光不足,沒有存貨可以販賣,我們只得把晶瑩滑彈的魚麵帶進肚子裡保存。炸魚麵的特殊口感就像零食一般,沾上梅粉鹹甜口感化在口腔裡,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瓜餃的內餡似麻糬,有砂糖花生粉,一咬下甜蜜就散開。吃過了晶瑩滑彈的魚麵,就算無法外帶,也會懷念當時坐在餐廳內品嘗食物的記憶。

公車離開了,還要發呆,發呆也要選地點,想在芹壁的綠陽傘下喝杯咖啡看海。

外帶了沒包餡的繼光餅,店貓閑散的走出店外又走回店內,牢牢盯著在竹篩上散熱的繼光餅,是怕我們偷吃嗎?似乎對旅人來訪已經見怪不怪。研究著北竿機場外的觀光地圖,瞬間決定去看坂里大宅。此刻需要一輛計程車,等候手搖飲時突然一輛閃過眼前。

一定是命運的相逢,陳大姐讓我們體會到北竿人豪爽中還帶有細膩的人情味。

馬祖有許多女性的計程車司機,此行就坐過三臺女司機的車,陳大姐是裡面最熱情與我們聊天的。短短幾分鐘的車程,她可以把全島精華重點式介紹一遍。坂里看閩式建築,聚落去芹壁,軍事迷要去大沃山,全島風光上壁山,商店街在塘岐。被他一講北竿的景點一目瞭然,恨不得早點遇上她。當我們看完坂里大宅誤以為公車還有上壁山,卻沒有,只能再回到塘岐,一打電話給大姐,她就驚訝我們又回到這裡,聽到我們要上山,二話不說就帶我們爬上陡峭的斜坡,往馬祖最高峰壁山去。

壁山的瞭望臺,可以看見大坵小坵,北竿整個聚落,道路體育場和當年使用的砲孔全都一覽無遺。大姐推薦行程第一天飛南竿,搭船到大坵看梅花鹿,再回北竿看藍眼淚,住北竿一晚,隔天跑芹壁等景點,再搭船到南竿。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來馬祖,一定要照她建議的路線走一遍。

再度搭船回到南竿,日頭還沒落下,在福澳碼頭搭計程車去八八坑道,坑道口兩側的大酒甕,讓人還沒進入就彷彿聞到了濃濃酒香。軍事用途的坑道,如今被當作收藏酒甕的天然地窖,終年恆溫,使得美酒更香醇。坑道內潮濕涼爽,擺放許多酒甕裝飾,也有儲酒的機械設備,許多遊客在內拍照,但光線不足,閃光燈都打很大。離開了八八坑道,前往馬祖酒廠參觀,看到許多馬祖出品的酒種,最有名當然是香烈的高粱,聽說可以試飲,但我們這群分喝一罐啤酒就很了不起的無酒量女子,還是看看就好。晚餐說想在牛角村吃依嬤的店,可惜人已到了門口才發現沒預約吃不到,於是繼續搭公車去清水村晃晃,在牌匾下拍完照,還是沒有選擇在當地用餐。怕公車沒了,連忙搭車回津沙。

回到津沙,繼續在昨天的餐館用餐。夜晚等待遊覽車離開,藍眼淚已經等在那裡。靠近一顆覆海的礁岩,浪剛剛上到表面,留下夜光蟲點點簇簇,彷彿龍貓裡面的黑點點鍍上小巧的螢光藍可愛的與我們對望。步伐翻動的浪緣也攪起藍色的氤氳,像藍色的乾冰煙在海面上前後搖晃,它們是海裡的霧,不定期出現的小精靈,這一晚的我們如此幸運。攀上津沙的高點,望著前方的聚落,混合夜晚的海,旅程快結束了,真捨不得這些海裡的小精靈,也捨不得這美麗的聚落風景。

第三天的陽光帶來暈染的漸層,馬祖的海看也看不膩。起了大早在津沙的海邊踏浪玩水,又登上聚落的高處,俯瞰海岸線。石階往上,隨意逡巡,猛一回頭是深藍色閃著點點白光的海洋,黃色的沙灘如此平靜,昨日觀光客亂翻過的字跡已經溫柔撫平。天氣總是要離開才放晴,但民宿前笑得如此開懷的仙人掌和白百合,一樣清爽的曬著太陽,提醒我們是晴是雨都是馬祖的不同樣貌。遊覽團又被帶入這片沙灘,津沙的一天又要開始熱鬧,我們愛這熱鬧,也愛這平靜,在小小的雜貨店,看著店家在一旁用餐配電視,我們兀自挑選商品,他們的日常與我們的特地在此交會,我喜歡在這樣稀鬆平常的地方大驚小怪,喜歡保留他們在我的記憶裡,純樸的津沙,純樸的馬祖,下次再聚。

雨路無盡-馬祖行(上)

現在室溫23.5°,天氣晴,外面是會讓人想脫外套又怕被曬到脫皮的豔陽。

來的時候行李衣服都被打溼了,航空公司發的綠色雨傘朵朵開在停機坪上。拿完行李,雨勢瞬間變大,民宿老闆淋著雨走過對道,去把車開近。雨完全被他身上的黃吸收,能否攤開一張圖畫紙畫著太陽把雨都收進去,天空馬上就可以放晴。

一天才剛開始,淋著雨還是得旅行。原本想一整天躺在沙灘上發呆,沙灘也穿了濕透的衣服,還沒晾乾,只好到民宿等等。跟老闆借來輕便雨衣,甩開後鑽進去,還有前一個人的味道,混合當時的雨跡全都封在這黃色塑膠袋裡。

雨勢沒有變小的跡象,我帶著前一個人平安回程的運氣,戴上無罩式瓜皮安全帽。雨被風狠狠帶到臉上,這裡的險升坡沒有125沒力爬上去,遇到人孔蓋要小心放慢,聽說連當地人都經常摔得鼻青臉腫。

載著人,負擔一個人的重量才會更加小心,想平安回到安全的殼裡。

害怕出發,又不能掃興,就硬著頭皮上吧。煞車似乎太鬆,只是一開始是上坡並沒有馬上反應。不小心騎到戰備跑道,裝甲坦克能順利通行的路,在雨天變得像監理站考直線七秒,太溼滑,就像黏著無形的青苔,每一步都前進的好辛苦。

憶起大學那年暑假綠島畢旅,同學一個人穿著短褲為了要閃路上沙石反而摔車,短褲底下的肌膚因毫無遮掩而皮開肉綻,民宿前都是她忍痛自行騎回的血跡。夏天的熱血,真變成痛疼的血色回憶,一直觸目驚心的藏在我心裡。

後來再也放不開,無法單獨穿著短褲騎在熱燙的馬路上,一定要加一條遮陽裙,不是為了遮陽,而是不想皮膚直接裸露怕摔落成傷。

時速只有20公里,停停走走,已經擠到底的煞車在險降坡上無法發揮作用,只好雙腳並用增加摩擦力才緩步滑降到底,雨衣的溼滑,加上身材矮小,已經坐不上座墊,差點就要變成站立著,還好總能及時拉回。手臂已無力,但陡坡似乎無盡,只能硬撐住,我背負後面同伴的生命,無論如何也要保持清醒不能放棄。

第一站馬港到達,機車乖順的停在車格裡,看見第一間便利商店就像看到綠洲,迫不及待進去參觀,發現價錢和臺灣一樣,備感欣慰。

大眾飲食店的第一餐,親切的老闆娘靠近推薦點餐,價格非常實惠,老酒麵線的香滑口感加上鴨蛋蛋包,完全讓人停不下來,繼光餅裡夾著牡蠣蛋餅,馬祖漢堡這酥脆的口感,催動食欲,老闆娘以為我們吃不完要打包,霎時盤中已清空,馬祖海味海瓜子淡菜蛤蜊炒出的綜合海鮮,微辣鮮甜。

遮陽篷上的雨順著縫隙垂直向外宣洩,水流從上坡往下變成淺河,我在名產店裡望著對面的軍用品店,阿兵哥從便利商店魚貫而出,島嶼曾經的命脈,此刻依然還是現實中的風景。

雨似乎不會停了,決心下了,就前往朝聖之路。遠遠的媽祖巨神像一直是我們引路的目標。穿著雨衣緩步走過沙灘邊的步道,左半邊有官兵在艦上留守,右半邊是臺灣相關歷史與神蹟的雕塑,雨中不暇細看,默默走上階梯。

疲累感沒想像中沉重,階段式爬到端點遙望遠處山海交錯的景色,漸進的爬,抬頭仰望媽祖乘著軍艦出港,加深想要儘快前進的動力。進入艦中,看到木柵欄上綁了許多祈福繪馬,總喜歡看人群的心願,就像拆開一張人生百態的包裝紙,裡面的渴望卻都極為類似,身體健康全家平安考試快快脫單工作平順。站在媽祖巨神像底下,人分外渺小,遠方的海如此遼闊,許多事我們只能敬畏只能虔誠,才能不膽怯的生活。

下山後前往媽祖廟進香,離開前雨勢還沒趨緩,今天一整天都是鋒面籠罩,決心要過就連雨景也好好愛下去。

雨噴進眼睛,路上的機車只我與同伴,戴上墨鏡擋雨,又再度邁開步伐前行,往北海坑道。

岩縫上偶有水滴落下,跟著最後一班團體進入,人聲多被中央水面吸收,無波時反射頂部岩壁,彷彿水面下也鑿了一樣的孔洞,雙倍的延展,令我想起地心探險,裡面有個深不可測的世界待發掘,讓人很想要潛進去看看內層的世界究竟有多深。

人可以挖掘一個世界,可以創造一個原本不存在的世界,人的潛能沒有極限,只是缺乏勇氣冒險。

沿著中央大道往回走,回到有隻黑狗守候的津沙,此行的機車任務已結束,能夠平安就是福,能夠看到藍眼淚更是幸福。

吃了紅趜炒飯和炒魚麵當晚餐,夜已經降下,在旁邊的雜貨店買了飲料,走上瞭望臺,浪線上的螢光,要適應黑暗才會慢慢出現,就像城市來的我們必須要走進這裡的日常,才能真正發現馬祖的溫柔。

雨傘收了起來,就這樣望著螢光浪線歡呼了十幾分鐘,忽見一組人走向海邊,於是交頭接耳決定鼓起勇氣追隨他們。

唯有真正接近海,不怕海,才能靠近馬祖的美麗。星沙在我的腳下,輕輕踩過海翻犛後的沙灘,星光點點,沿著退潮的浪跡走,簡直就像在走星光大道。用腳輕鏟一笸土,跟穿上仙履鞋般,自己也變成童話主角。

這樣就很滿足了。

老闆拿出工具去把機車煞車鎖緊,脫下的雨衣晾曬著,等待下一個有緣人接續著使用。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九迴香港-飲食篇


香港吃東西說複雜也不複雜,飲食習慣跟台灣人很像,就是價位高了一大截。不過腸胃不好的我,對於過鹹、過辣、過油的食物大多禁口,街頭小吃大抵都是這樣還有可能有衛生問題,所以一直不敢嘗試,只能吃餐館茶餐廳等有店面的飯館,加上吃飯不喜歡被趕,也不想人擠人,所以當我一個人去香港通常都是離峰時間才吃飯,假如上午十點吃,下午可以兩點後才吃,晚上就七點以後,而且通常離峰時間香港的餐廳還會有特別的折扣優惠,所以避開人潮和用餐時間其實是好處多多。

當一個在國外小鳥胃的旅人,會對香港餐點的大份量感到不可思議,看著餐檯後的廚師飯一匙一匙猛猛的挖,然後呈上來的飯量大概是我在台灣吃的兩倍,面對著飯山,我整個都嚇呆了,往往用完餐還剩下一大堆,只能雙手合十跟食物說抱歉。

香港的粥很有名,但我也很喜歡吃湯飯和米粉,這些吸滿濃厚湯汁的米飯,飽滿的遞過來我眼前,任我怎麼挖,飯湯的量都沒有變少,應該要有湯的雪菜米粉,也是滿滿的在帽型碗裡膨脹著。那次吃翠華的雪菜米粉,蚊仔看我怎麼奮力的吃米粉都還是沒有少的樣子,於是幫我吃了一些,但我自己一個人的牛腩飯湯根本就是聚寶盤,怎麼撈都沒有減少飯量阿,當我看著工讀的阿妹也盛了滿滿一大碗飯配叉燒當提前晚餐,真的覺得這飯量不科學阿。當我再也吃不下去,只好找空檔付錢,然後滿心愧疚的留下三分之二碗飯離開餐廳。

同樣的窘境也出現在權記,餓了很久的我,自以為可以吃下一頭牛,就很有勇氣的在下午三點推開了權記的門,點了一碗鮮蝦雲吞麵,可是香港的竹昇麵又有咬勁,我這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只能早早放棄,而湯底又濃又鹹,完全不是我這清淡口味的人可以駕馭。有聽聞有人會自備熱水罐倒開水進去,但我配備沒有這麼齊全,吃了幾口真的不行,只好把上面的鮮蝦餛飩吃完,鮮蝦非常的彈牙,飽滿大大一顆約有四五顆浮在碗上,我吃完了餛飩,然後默默的用筷子想要把麵弄得沒有那麼多(別傻了,怎麼弄麵都不會消失好嘛),最後又是繼續鼓起勇氣付了錢滿心歉疚的離開飯館。

因為知道自己再怎麼吃都吃不完一份餐點,所以我學乖了,外帶到飯店去吃,如此一來一頓飯大概可以吃兩個小時。在北角的在地飯館點了米粉湯,看到大排長龍於是排入香港人的隊伍中,湯底19元,加一道菜加2元,我點香菇和牛肉丸也只要23元,真是我吃過最省的一餐。香港不管那間飯館,湯都好喝得不得了,可是丸子對我而言有點太重口味了,但還是很有滋味。

沒有吃過什麼米其林大餐,畢竟我不重吃又是個窮人,買東西吃東西這種觀光標語在我身上完全沒有說服力。不過每次必吃的就是蘭芳園的雞丁撈麵,還有奶茶。吃了一次點點心之後,每次都要再吃點點心,雖然聽說香港不管那間在地飲茶都很厲害,但還是獨鍾點點心。因為點點心可以很優雅的吃,而其他間有推車的要搶食我真的贏不了阿。就像拳擊比賽會響起fighting的鈴聲,蓮香樓的推車一推來我就聽到了戰鬥的鈴聲,就算搶到了最前面,但是手不夠長,或是伸手不得阿姨親睞依然搶不到任何的燒賣。又有一次和魚在機場快線香港站吃添好運,幾乎都是台灣人拉著行李箱在等,滿滿的人潮,等內用不知道要等多久,只好外帶,然後很克難的蹲在玻璃窗旁邊打開保麗龍盒拍照嗑完。實在也吃不出到底好不好吃,只能說吃起來好像跟台灣的差不多。只能說有排隊的地方就有台灣人,有時候甚至是台灣人帶動這排隊的人潮。

點點心在台灣有分店,但是我和魚某次特地去台中吃了,咬了一口菠蘿包只能搖頭說這不是我們記憶中的點點心阿。酥皮的菠蘿包裡層真的夾了菠蘿(鳳梨),搭配獨特的餡料,甜而不膩。金沙肥豬仔是流沙包,打開蒸籠三個可愛的豬頭白白胖胖的,趁熱吃一咬下裡面濃濃的黃甜餡就這樣流了出來,非常過癮。其他必點的還有鮮蝦餃、蟹籽燒賣、蘿蔔糕、鳳爪、腸粉,人多一點還可以點煲飯、炸春捲,這裡完全不怕踩雷,有很多外國人,本地人一個人入座也可以很自在。那次帶姪女一起去吃,表哥說回台灣後要請姪女吃龍蝦大餐、姪女卻說他寧願吃五次點點心來交換,原以為已經很記得點點心的味道,想不到當燒賣一入口都還為蝦肉的鮮甜和彈牙驚豔不已。

看我的食記一點都不可觀,人家部落客一天可以吃好幾間的排隊美食,我是一個人懶懶,也覺得沒有必吃的決心,吃過的食物有些是香港朋友帶著去的在地美食,有些是路邊看到有人排隊就走進去的快餐店。美食行程大多是朋友規劃,踩點後好吃就一吃再吃。大學時學校附近有很多打著「港式」燒臘店,但是香港僑生同學吃完總是眉頭一皺,說這些根本不是香港的燒臘,比起來還遜太多了。等到我們真正到了香港吃了第一塊香港的燒臘,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香港的燒臘完完全全就是主角,不需要什麼三菜來搭配,光是燒臘就可以征服人心阿。出門難得提供意見的阿山,唯一說她想去的點就是「再興燒臘」,我們當然要完成她的心願。沒想到一行四人被夥計帶入圓桌入座,見我們點餐猶豫,夥計就推薦我們叉燒拼盤然後一人一碗白飯配著吃。我們傻傻就點頭了,結果上來的燒臘沒有淋醬汁,我們又不知怎麼吃,加上大熱天食慾不佳,草草的吃了幾塊肉覺得膩,白飯又乾,大家都沒有吃完。事後才知道應該要點飯和叉燒搭配的餐點才會被淋醬汁。幾年後帶大寶公主一行人再度挑戰再興,有了前車之鑑,這次大家都乖乖點了三寶飯,再加上檸檬可樂。再興的座位很小,大寶公主又再次murmur,坐在角落的我旁邊就是個長髮女子的後背,她只要一撥頭髮我就會被波及到。不過這次的燒臘吃得非常盡興,叉燒多汁不會死甜、油雞嫩、燒鵝也不柴,大家都把滿滿一盤的飯吃完(我有分給別人啦)。香港的餐廳因為外面很多人在等,所以都不能久坐,有時還需要併桌,吃飯像戰鬥營一樣,我們清空了餐盤就很快把位置留給別人。

再興的燒臘這幾年是毀譽參半,香港朋友說來香港隨便一間燒臘店都很有水準,我住佐敦的那次,晚了還在廟街附近閒晃,不知道該吃什麼當晚餐,後來路邊看到一間燒臘店價位超便宜,決定買回飯店吃。打開保麗龍的飯盒上面滿滿的叉燒和油雞鋪在下層的白飯上還撒了不少油蔥,趕緊挖一口來吃,沒想到我就像小當家漫畫中那些吃到美食的人,瞬間出現了呆滯的出神畫面,太誇張的好吃了阿,醬汁的風味真是好好味啊,搭配著鬆香的白飯,完全是絕配,還有白嫩的油雞很入味,叉燒軟嫩入口即化,挖了一口又一口,原本食慾不佳的我竟然掃光了整個便當,搭配的附贈的例湯,裡面還有雞骨,濃厚到想要大叫「bravo」了。回台灣後我才照地圖的方位找到這間燒臘店的名字,原來是「新強記」,下次如果再到旺角去一定要再去吃一遍的阿。

佐敦的美食還不少,澳洲牛奶公司的招牌和排隊的人龍讓人想不看到都難。人潮太多,加上一個人,我還是選擇外帶回旅館吃,不過還是內用的早餐和快餐是不能外帶的,而外帶一份雞蛋文治加鴛鴦的價位就直逼早餐了,如果有好友一起排隊等,還是在現場吃比較經濟實惠。香港的炒蛋是出名的濃滑嫩,份量也超可觀的,雞蛋文治切成兩半我吃一半就飽到不行,夾在中間的炒蛋真是名不虛傳的美味,如果現場吃一定更嫩更新鮮。上網google了一下附近美食,特地去找連陳奕迅都說讚的狗仔粉,有點像台灣的米苔目,可是撈起來易斷,不會彈彈的,入口後粉粉黏黏的,豬骨高湯鹹鹹稠稠,感覺有一點勾芡,配料加了蝦米、香菇、菜脯,味道滿特別的,可惜小小一碗價錢不算便宜。後來還外帶了隔壁佳佳甜品的芋頭西米露,也是濃滑到讓人豎起大拇指。

說到香港必喝的飲料當然就是奶茶,第一次喝到絲滑的港式奶茶,蚊子忍不住抬頭望了我一眼,驚為天人。我第一次喝到蘭芳園的奶茶也是這樣驚訝的,完全跟台灣的鮮奶茶口感不一樣,喝下去真的有如緞帶般絲滑,還會口齒留香,餘韻停在口中不絕,喝了還會上癮。街頭到處亂走都會遇見的許留山,拿一杯芒果爽也是邊走邊喝的好良伴。除了這些店面的飲品,7-11常會賣的維他檸檬茶,酸甜又有淡淡涼感是消暑的好朋友。香港人愛喝的維他奶,除了有利樂包包裝還有生鮮紙盒裝,在當地我一定喝生鮮的,巧克力是我的最愛,買回台灣當伴手禮就只能帶利樂包的。

翠華應該算是我們香港的好朋友,不管走到哪裡都有翠華。下了飛機先在機場的翠華吃一餐,時間晚了找不到什麼吃的還在轉角的翠華填飽肚子,要離開香港前繼續吃翠華解相思。作為一個連鎖的茶餐廳,到哪都看得到翠華,翠華的料理種類多,有主餐有茶點還有南洋風日本風,大家口味不同也不會選不到喜歡的吃。那次大家說還不餓,沒吃晚餐就上太平山看夜景,下山已經十點多,就在上環的翠華大吃一頓,點了潮魚蛋片頭河、奶油豬仔包、冰鎮芥藍、豬扒包、鹹魚雞粒炒飯、滑蛋海鮮河粉一堆食物,在加上凍檸茶、奶茶、冰沙,整個包廂的桌面都被我們放滿了。在香港點餐有個竅門,平日不吃大鹹大油的人,就要避開炒牛河、炒XO醬或蠔油醬的食物,千萬不要跟自己的腸胃過不去。

在台灣已經吃很養生的人,會不會不適合去香港呢?當然不會,香港的粥可是遠近馳名的。我的最愛就是上環生記,不管是燉到看不見米粒的粥,還是把飯泡在高湯裡的飯湯,都好好味啊,一吃就上癮。住上環吃生記超方便,在午餐時段之前去吃,還一人減了3塊錢。我喜歡吃清淡的魚片粥,旁邊的大寶公主點了豬潤粥,結果一端上來多片大塊的豬肝滿滿的漂在白粥上,大寶公主在那裡哀哀叫,我們都笑說這碗粥超符合他的形象。雖然看起來有點驚恐,但是豬肝完全沒有腥味,也非常嫩,果然是生記出品必屬佳作。其他人還點了牛腩麵、魚蛋麵,只能說湯頭好,不管下什麼料都好吃。

體質很易飽,所以什麼餐間小點心很少吃,怕一吃就吃不下正餐,所以看到別人什麼一天吃六餐對我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不過還是和朋友一起吃了兩次雞蛋仔,對於這很像蜂巢的雞蛋糕只覺得噱頭十足,買來拍照還算不錯。入口後有一種黏黏的蛋香,但很快的蛋香就不見了,會留下「喔」是這樣味道的結論。台灣的雞蛋糕比較鬆軟,香氣逼人,入口後會有海綿蛋糕的質感,咀嚼後口齒留香,價位更是完全大勝。香港的蛋塔很有名,比較常有人介紹的是泰昌餅店的傳統蛋塔,另一種就是走酥皮風味的檀島咖啡餅店賣的蛋塔。泰昌的蛋塔是比較硬皮的,或許是牛油放得沒有這麼多,所以香味沒有這麼濃,屬於比較內斂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有一陣子台灣瘋迷葡式蛋塔習慣了,所以帶朋友吃完後都是對於檀島咖啡的蛋塔比較好評,尤其那酥皮的口感和瀰漫口內的濃濃淡香,讓人回到台灣還念念不忘。原本中環就有一間檀島,後來關閉後,行程的最後一天還總要特地繞去灣仔外帶檀島的蛋塔回台灣,回到台灣檢疫犬每次都對蛋塔的香味很有反應,真的是太香了阿。

台灣和香港的美食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香港街頭也常看到台灣擔擔麵的招牌,或是台灣料理、台灣水果店,相信進去這些店吃到的台灣料理也跟台灣的口味不一樣,都是改良過的。所以要到每個地方才能吃到道地的在地美味,某次香港朋友招待我去吃新斗記,第一次吃到脆皮乳豬,那一咬下去,感覺香港師傅的資深功力都藉由這塊乳豬皮傳達給了我,又或者是螃蟹粥,製作的方式、吃起來的感覺跟我在台南沿海吃的螃蟹粥又是不同種的美味。由美食在舌尖味蕾上讓人有了在地文化的體悟,平民小吃也是好的,米其林加不加冕都是好的,饕客挑食的嘴,才是最終每個廚師想要滿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