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影]無關英雄,有關選擇:敦克爾克大行動

內心有無數小聲的嗶嗶啵啵,像沉在水底等待獲救。可是意識清楚的知道這是最後一刻了,只能回顧和緬懷,不能懷抱希望。敦克爾克撤退這是一場必須通過大海的救援行動,溺水的鏡頭反覆出現,有時有人打開那扇門,讓生命不至於受困,但有時有人被拋下,即使上一秒他才成為英雄,下一秒卻成為該死的猶大。

諾蘭很喜歡玩時間線的遊戲,主要的三個視角互相交錯,敦克爾克的士兵最早,戰鬥機第二,民間船艇第三。他救起來的可能不是他被擊落的,他沉的船可能不是他眼前的那艘,最後卻都會回到一個主線,讓三方重逢,即使已經有人犧牲自己無法重逢。

獲救的士兵聽到人民的感謝,回說「我們只是活下來而已」,撤退看起來並不光榮,但人民認為活著看到希望那就夠了。
所以民間的船長一直要自己的兒子體諒,體諒被擊落過的駕駛員已喪失鬥志,他的無理取鬧是該被安撫而不是苛責。

戰爭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導演諾蘭試圖要讓觀眾看到,前一秒還奮勇在天空與敵機追逐的英雄,下一秒如何失去理智到成為謀殺自己人的劊子手。一起共患難的隊友,還曾救過自己一命的同袍,如何在敵人來襲時成為該被犧牲的非我族類。這些活下來的人,可能踩踏了許多人的屍體才得以存活,所以一點都不光榮。

然而諾蘭沒有批判的意思,他企圖說服觀眾,那是為了求生,那是人的本能,那是不得已。

就像時間也有順序,選擇也有層次,冒險也要前往戰區救援的民間船長,留在敦克爾克與法國盟友作戰的海軍將領,或是戰到最後一滴油的飛行員,他們在生命之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明天,也要多撐一秒,營救更多人的生命。沒有溫暖的毛毯和甜甜的熱可可等著,他們轉個方向沒有逃跑,更勇敢面對敵人,不渲染,不濫情,短短的幾個鏡頭,在這三十三萬人的大撤退中,他們毫不起眼,卻是不能被遺忘的重要角色。

這不是傳統的戰爭片,沒有人肚破腸流,沒有浩大的戰爭場面,沒有被捧高的英雄。人性的失落勇氣抉擇不停交錯,想要歸家的急切,犧牲別人的陰暗面,拋開生死的無懼,我彷彿又看到《黑暗騎士》那一幕,兩艘能決定對方生命的船隻,要不要按下按鈕,人性的選擇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